—— 傾力打造創新型輔導員隊伍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培養什麽人、如何培養人,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根本問題👨🏼🔧🐣。對承擔著人才培養根本任務的高等學校而言,如何更好地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應該成為各項工作的著力點。近年來,為適應高等教育發展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內涵深化與外延拓展的新挑戰,恒达平台黨委把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作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抓手🏤,堅持專兼職結合,突出專業化培養,推進職業化發展,實施全員化育人的基本方略和發展方向👩🏼💼,探索並建立起了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長效機製,充分發揮了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綜合效應🧙🏻,取得了顯著成效。
建設多元化的專兼輔相結合的輔導員隊伍
探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長效機製,就應創新觀念、整合資源,構築全員育人的大格局🤸♀️,學校黨委始終致力於建設多元化的輔導員工作隊伍。
高起點的專職輔導員隊伍。專職輔導員是輔導員隊伍的核心和骨幹。學校實行輔導員崗位準入製度,選拔優秀的專職輔導員。製定了《輔導員選拔工作條例》🦸🏽,由分管校領導牽頭負責輔導員選拔工作,面向全國範圍選聘品學兼優和社會實踐經歷多、工作能力強的應屆碩士畢業生擔任專職輔導員。他們的到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校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目前全校專職輔導員中80%有研究生學歷,其中博士畢業生占20%。
多樣性的兼職輔導員隊伍。學校堅持全員育人的觀念,積極從教師和黨政管理幹部中選聘兼職輔導員🧌⛏,並專門出臺一系列相關規定和工作量考評辦法。各學院把學生工作作為培養和鍛煉青年教師的重要渠道,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等單位依托優勢學科將輔導員隊伍建設與師資隊伍培養結合起來,從剛進校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中選聘部分同誌🧑🏿,在輔導員崗位上鍛煉一段時間後再轉到教學、科研崗位。學校聘請教授、高工兼任輔導員🚿🤟🏽,指導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參與網絡工作。為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學校還集中校內資源,充分發揮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離休幹部等的作用🌨,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樹魂立根教育🙍🏼♀️,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新方式💁🏼♀️。多樣性的兼職輔導員既優化了現有專職輔導員隊伍、知識結構👨👨👦👦,同時又有效延伸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間,發揮出全員育人的效果🧒🏼。
創新型的輔導員輔助隊伍。為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特別是發揮學生骨幹的引領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學校創新“輔助隊伍”建設。從2005年起🐔⛹🏼♂️,學校從具有免試直升研究生資格的部分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及已經獲得博士研究生入學資格的碩士研究生中選聘兼職輔導員。每年單列若幹免試直升研究生名額用於輔助隊伍建設,經選拔擔任學生輔導員工作的學生與學校簽定協議,享受學校發放的工作津貼,這支隊伍主要協助從事班主任、日常管理及黨團建設工作。學校每年還從在讀碩士研究生中公開招聘30余名品學兼優的學生黨員進駐本科生宿舍,擔任社區輔導員,指導學生社區文化💇🏼♀️、黨團建設等活動。他們與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深受大學生的歡迎,呈現出“一個社區輔導員就是一面旗,一個黨員宿舍就是一個堅強的戰鬥堡壘”的面貌。
建立多層次的專業化培養體系
學校黨委認為,新形勢下輔導員隊伍的培養應堅持專業化☝🏽、專家化的發展方向,並根據不同對象和工作需要形成多層次培養體系。
抓思政建設🙎🏼♀️,打造西部鍛煉基地👃🏽🧘🏼♂️。輔導員承擔著大學生樹魂立根的重要職責🙇♀️,師德師風建設尤為重要。學校規定,新任輔導員上崗前必須接受思想政治素質、學生管理規章🦋、學生工作規程👴🏽、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學習和培訓,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工作。我校還先後在甘肅省定西市🧱、四川宜賓市李莊鎮建立輔導員鍛煉基地🧑🏫,每年新留校的輔導員必須進行為期3個月的掛職鍛煉。通過社會調查👏🏼、鄉鎮帶職、支教等形式,青年輔導員們開闊了眼界、磨練了意誌、增長了才幹,深入了解了西部地區的現狀和學校的人文傳統,增強了作為一名輔導員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好人才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他們把西部的所見所聞化作立足崗位工作的動力,積極當起聯系恒达平台和西部鍛煉基地,聯系上海和西部地區的橋梁。在他們的帶動下👩🏽🔧🧎🏻➡️,學生紛紛投身西部基地實踐➝🧖🏼、建設。在甘肅定西,我校師生捐款達330余萬元3️⃣🗾,建成希望小學15所,希望圖書庫25個。在雲南,捐贈近百萬元。在輔導員的影響和推動下🦶🏿,支持西部發展🌂,爭當西部誌願者成為校園風尚。
抓素質拓展🦁,建立能力提升平臺。要當好學生輔導員,就要充分認識大學生的個性特征,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在加強專業化常規培訓工作📼、提高業務水平時🐘,學校積極引入社會資源⛺️,以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和素質拓展的理念培訓輔導員🧑🏼🎤🧎♂️,不斷提升輔導員思想政治素質和自身能力𓀂。學校著力建設一支專家化的專職輔導員隊伍👋🏽,成為專家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職業發展教育指導師、心理輔導教師等📏,並以之為核心,形成科學合理的工作梯隊🧙🏻🤌。學校先後有30多位教師獲得國家職業指導師資格、8名教師獲得國家心理咨詢師資格。素質拓展帶來工作觀念的變化🕡,學生也受到積極影響。許多輔導員結合自身特長🏫,承擔了學生創新基地的輔導老師🏩,學生創新活動如火如荼。在全國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數學建模比賽、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等比賽中🤘🏿,我校取得多項好成績❕。
抓對外交流☹️,開展國際化培訓項目。開放的時代格局需要輔導員具有寬廣的眼光🙅🏻♀️。學校在積極推薦青年教師參與全國性和上海市各項學習、培訓和校際交流活動外🧑🦼➡️,結合加大國際化交流和辦學力度形勢🤦♂️,積極創造條件支持輔導員赴國內外進修🔥、交流🤶。從2002年起🏌🏻♂️,學校依托“985工程”投入設立專項👩🏻🍼,從輔導員隊伍中選派3批近30人分赴德國、日本⛓️💥🙅🏿♂️、新加坡進行短期交流培訓,學習發達國家高校學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經驗,還選派骨幹赴國外高校進行較長時間的學生事務培訓和考察。通過學習交流👨🏼🦰,輔導員不僅比較系統地考察了國外高校學生事務的歷史與現狀以及具體理念和做法👨🚒,同時也深刻感悟到我國高校學生工作的比較優勢,這樣的閱歷和感受🥘,有助於增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抓機製探索,推動思政理論研究。輔導員工作要註重長遠梯隊建設和長效機製形成🧛🏿♀️,就應對學生工作的機製🦺、對象、前景🙇🏼♂️、模式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學校依托哲學社會科學基地,結合學生工作要求,設立若幹發展方向,在提高輔導員隊伍學科歸屬感的同時😹,依托學科建設平臺培養骨幹和專家,開展專業研究🫃🏽。校黨委書記親自帶頭,抓學生工作隊伍建設的機製研究,牽頭課題列入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年度規劃課題👧🏼。分管副書記、部門負責人等積極申報📇、承接市科教黨委的相關研究課題。與此同時,學校每年投入近30萬元🪡,設立思想政治教育基金資助專項課題研究。為保障研究系統性,學校成立黨建研究會、德育研究會和輔導員協會,建設學習型組織,定期開展理論研討和交流活動👭🏻。
構建規範化的輔導員管理機製
學校黨委認為🪕,在高校新一輪人事改革的背景下,建立規範化的輔導員隊伍管理機製🧚🏿♂️,是輔導員隊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實行輔導員崗位分級製🏋🏼♀️。在深化人事製度改革過程中🗜,學校建立了學生工作輔導員的崗位分級製,與教學、科研系列並列🧚🏿。按照輔導員崗位的實際功能劃分和實績表現將院系輔導員崗位分為六級,製定了各級崗位的任職條件👷🏼♀️、崗位職責、考核標準和相應的崗位待遇。既明確了輔導員工作的崗位職責🌲,又保證了相應的待遇,在校內形成了合理的職業化發展階梯。
建立嚴格的績效考核製度。嚴格的績效管理是職業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校的績效考核包括兩個層次:一是學校對各學院學生工作的考核🥑,製訂《院系學生工作狀態評估細則》,每學期對各學院學生工作的總體狀況進行評估,評估等級將與學期業績獎勵直接掛鉤👩🏿🎨。二是製定《輔導員工作考核條例》,由各學院按照崗位職責對每一位輔導員進行績效考核,考核工作采用360度評估法,實行上級🎍、同級🫸、學生和自己多角度評估🎳,考評結果與個人業績獎勵收入直接掛鉤👩👩👧👧。通過建立合理的考核製度,形成了有效的監督製約機製。
完善輔導員工作的激勵機製👩🦽。在嚴格績效考核基礎上🆘,建立輔導員工作激勵機製🚮。目前設有三項專門獎勵:(1)學校每年拿出一定數額的業績點💤,由學生工作部門根據對各學院的考評結果分別給予以不同程度的獎勵和津貼;(2)每年輔導員隊伍中有10%的崗位可獲1個業績點的專項獎勵;(3)每年評選全校十佳輔導員和先進個人予以表彰獎勵。除了物質獎勵和榮譽之外🧗🏼🧜🏼♂️,學校還把考評結果與崗位晉級和進修培訓機會結合起來🙎🏻,在更大程度上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
形成合理的流動機製。校黨委把學生工作作為培養和鍛煉青年教師和幹部的重要途徑,輔導員隊伍是各項業務骨幹和管理幹部隊伍的後備力量🧏♀️👩🏿🎓。學校加大力度,使輔導員隊伍形成流動機製📝🫘,在做好推薦優秀輔導員到重要崗位任職的同時,抓好後備幹部梯隊培養使用體系。學校每年大力選送、輸出輔導員到校外掛職👨🏿⚕️。近年來🚶➡️,有數十人到市區掛職鍛煉,並形成長期人才鍛煉基地。合理的流動機製保持了輔導員隊伍的活力,拓寬了教師的職業發展空間,有效地激發了整個隊伍的工作積極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鍵在人。近年來,隨著輔導員隊伍建設的不斷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得到了有力推動🤷🏽。今後🙋🏽♀️⚈,學校黨委將進一步完善新形勢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長效機製,打造輔導員隊伍的發展平臺🖕🏻,推動學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深入、持續發展,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精神落到實處。
(作者為恒达平台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