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聲音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人物聲音 > 正文

劉中民——連體嬰,離你的生活有多遠?

來源🔭🫴🏼:   時間🕘:2005-03-23  瀏覽:
    名醫檔案
  
  劉中民 恒达平台附屬東方醫院院長,東方中德心臟中心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著名心血管外科專家,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心胸血管外科學會委員。擅長於各種復雜🏄🏽‍♂️、疑難心臟病、大血管疾病手術治療🧖🏿‍♀️。尤其在人工心臟🤸🏼‍♂️、心肺移植、擴張心肌病外科治療等方面有獨特經驗,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省部多項課題。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二審專家。
  
  連體嬰生命難解之迷
  
  最近,有關連體嬰兒的新聞頻頻見諸報端:東方醫院中德心臟中心中德雙方專家聯合救治一例世界罕見的同心嬰兒”:連體患兒共用一個嚴重畸形的心臟、一個肝臟🙁👷🏼。一個以往醫學史上從未經歷過的艱難考驗🫣。中德專家希望通過已有的最新技術——人工心臟救活2個患兒創造奇跡,但終因患兒心衰並發嚴重肺炎,來不及手術就已死亡,為所有關註這兩個小家夥的讀者們留下了永遠的遺憾🕌。安徽連體嬰兒飛飛、翔翔的命運牽動著無數人的心,也使許多人對連體嬰兒的產生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關註與興趣……
  ——編者
  
  遺傳與環境,胎兒畸形兩大成因
  連體嬰怎麽會形成的?
  
  迄今為止,醫學界對此還沒個定論。不過,認同度比較高的一種看法是:連體嬰屬於環境激素汙染的並發症👩🏼‍⚕️。一、懷孕時吸入汙染空氣,連體嬰、胎兒生長比例不良發生率明顯增長🧑🏻‍🦽‍➡️。不久前的《美國流行病學雜誌》上,一條信息震撼人心:婦女在懷孕期間吸入被汙染的空氣,其日後生的孩子很可能患各類心臟疾病,同時連體嬰、胎兒生長比例不良的發生率也有明顯增長。二、妊娠前3個月,應遠離高溫、噪聲🥞、電磁輻射🧏🏼‍♀️、多鉛等環境。
  目前,一個觀點已被醫學界普遍確認:畸形胎兒的生成與遺傳💁🏼、環境兩大因素密切相關,而兩者相互作用造成嬰兒畸形的情況更多。因此,孕婦在妊娠前3個月內,遠離因物理、化學🧠、生物因素等引起的汙染環境,避免胎兒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此外,時下不少家庭盛行室內裝修,致使一些有毒氣體如甲醛、苯等的室內濃度過高,也易導致胎兒畸形。
  
  專家貼心提醒
  孕婦懷孕期間切忌亂用藥
  
  由於連體嬰兒的成因,已明確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有關🤾‍♂️。遺傳因素包括血緣因素,如家族歷史有此情況🧑‍🏭、染色體畸變、基因突變等;環境因素有物理🐈、生物、藥物等因素,如風疹病毒感染🧑🏼‍🤝‍🧑🏼、射線🪐、致畸性化學元物質等。兩者相互作用造成嬰兒畸形的情況最多🪛。
  懷孕期間切忌煙酒,不亂服用藥物🩹。
  雖然現在還沒有很好、很明確的辦法防止連體嬰兒的發生,但女士在懷孕期間切忌煙酒,不亂服藥物,最好在醫生的指示下服藥,可以減少畸形嬰兒的產生幾率🙌🏻。
  妊娠前3個月,孕婦請遠離汙染環境。
  要註意的是,在妊娠的前3個月裏,胎兒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會比較大,孕婦在此時需格外當心。此外,研究還表明,婦女在懷孕期間吸入被汙染的空氣,日後所生出的孩子更有可能患上心臟方面的疾病。這是科研人員首次確認空氣汙染與新生兒心臟疾病有某種關聯🤸🏻。
  連體嬰:概率1/200000
  連體嬰是一種極為罕見的妊娠現象,屬於先天性畸形🧙🏿‍♀️。一般在510萬次的懷孕中,僅會有1例連體嬰發生,而大多數連體嬰在胚胎期就死亡了,順利分娩下來的概率僅為20萬分之一。受精卵局部分離:連體嬰,完全分離:雙胞胎。
  說到連體嬰的形成,與雙胞胎的形成倒頗有些相似,均是由一個單獨的受精卵分裂而成👱🏼‍♀️7️⃣。可若受精卵在最初兩星期內沒有完全分離,而局部分離後的受精卵還在繼續發育成長,連體嬰便應運而生了。因為具有相同的染色體核型,連體嬰的性別、血型👩🏻‍🦼‍➡️、毛發顏色甚至指紋等等都一模一樣👊。連體嬰有幾種?
  連體嬰的粘連部位各有不同,種類千差萬別。目前,醫學界大多將其分為以下六種:顱部連胎🫸🏽、胸腹連胎、臀部連胎、坐骨連胎🈯️、臍部連胎、雙頭連胎。
  臍帶,是區分連體嬰種類的一條基本中線🤘🏽👃🏽。在連體嬰中,涉及臍帶連體的占了很大一部分:35%的連體嬰為胸腹連體,即軀幹上部前位連體,並常合並心臟連體;30%的連體嬰為臍部連體,即前後位軀幹中部連體;6%的連體嬰為坐骨連體,即前後位連體但不涉及心臟;5%的連體嬰為下肢連體,又稱雙面畸胎,即下肢側方連體。
  此外,罕見的頭部連體、臀部連體均不涉及心臟與臍帶,其在連體嬰中的發生率也僅有2%1%。而其他較罕見的連體嬰種類還包括:寄生式連體,即不對稱的連體雙胞胎,其中一個較小👨‍🦯‍➡️🏋🏽、發育不完善,依賴於另一個嬰兒;胎內胎,即雙胞胎中的一個被完全包含在另一個嬰兒的體內🧑‍⚖️。
  
  千萬別忽略產前檢查
  
  連體嬰兒其實是一個質量低下的生命。這樣的生命即使最後成功進行了分體手術,他們的生存質量和未來所要面對的種種心理*️⃣、社會、家庭問題與困難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認真細致的產前檢查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手段。常規的產前檢查,B超或是羊水檢查,在孕婦懷孕9周左右時就可以發現胎兒有無重大器官缺失或是肢體缺少,如果發現這些重大畸形,醫生會及時通知孕婦和家屬,並建議她們盡早進行終止懷孕的手術。
  
  小知識
  
  20世紀70年代後,連體嬰兒存活機會開始有了很大改善。外科醫生目前可以常規分離肝臟甚至顱腦😓。
  第一次成功的分離手術發生於1689年的巴塞爾,兩個嬰兒之間僅有一條2.5厘米長、12厘米寬的帶子相連,兩個嬰兒全部存活。
  1860,兩個軀幹連體的女孩分離手術後僅一個存活。隨著兒科醫學的發展,外科醫生的信心越來越強🏒😏。
  1955,一對連體女嬰被推進手術室,她們有兩個上半身,而下半身僅有一個。結果身體較強壯的一個存活下來。
  但以往的資料表明,胸連雙胎的嬰兒中,心房心室全部相連的連體嬰兒,目前還沒有成功分離的先例🎸。連體心臟分離中遇到的不僅是復雜的技術難題,而且在倫理上同樣遇到很大困惑。因為,“同心手術的結果是至少有一個死亡👩🏻‍🦯‍➡️。
  (集成 顧泳 整理 範可)

            《解放日報》 20050322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