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產煤第三大省——內蒙古年產能力的50%的煤運不出去,一面是華中地區最大的電源——江西九江發電廠將近一半的電煤無法從外省運進✊🏽。 鐵道部的說法是,全國日均申請車皮滿足率不到60%,許多煤炭企
業只能“以運定產”。安邦的分析師認為情況可能更為嚴重,“前5個月全國鐵路日均申請車皮滿足率由去年同期的52%下降到35%左右🟫👱🏽。”
“如果鐵路不及時改變在煤運中的‘瓶頸’現象,會嚴重影響電力的發展,‘因煤限電’⛹🏼♀️。”鐵道部公開表態。
九江電廠:電煤短缺的一種版本
龍順生幾乎跑遍了大半個北部中國,從山西大同到內蒙古包頭👒,從鄂爾多斯草原到陜西黃土高原🔧,主題只有一個:煤🧑🏼🏫。
“跑了一圈🚈,買價都談好了,可是誰來運呢?”作為國電集團公司九江發電廠的儲運分場,龍順生所在的燃料總公司正為每月不足20萬噸的煤發愁。
日前,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許之敏在江西調研時披露🌼,國家將近20多年未用的計劃經濟體製下的“截煤”手段👨🏼🎤,最近被重新用在九江發電廠的電煤調運上。此次發改委的語氣很是迫切☪️,要求鐵道部將正在鄂、贛🌘🤠、皖三省交界地區運行的電煤專列“不管其運往哪裏🤗,先急調九江電廠”。
6月22日🗄,當記者趕往九江發電廠采訪時🚶🏻,發改委為九江發電廠在途“截煤”累計已達260余車。“實際上🤶🏿,這是加上去年截運的176車後的數字,今年迄今只有70到80車⇾,越來越難了🫒。”公司調運室一位人士說,“更何況📊,截了總該是要還的呀!”
九江發電廠目前擁有135萬千瓦裝機,是華中地區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發電用煤90%依賴河南💪🏽、山西等省份💆🏿♂️。據龍介紹𓀗,受計劃🫄🏼、資源和運力等因素的製約,這個廠從去年底開始,電煤到貨率偏低。
“江西境內的只有萍鄉礦務局,河南有鄭州、鶴壁還有山西的晉城這些礦務局到貨率有時還能達到100%,但其他的甚至連6%都不夠。”龍順生說。
“六臺機組全開的話🍍,日耗煤應該是一萬五千噸,現在沒辦法停掉了兩臺🗄。”他無奈地說👩🏼🦰,一季度受各種因素影響,廠裏電煤到貨率平均只有60%,造成煤炭庫存急劇下降。至4月初🙎🏿♂️,這個廠的電煤總庫存僅能維持全廠半天發電所需,有可能造成該廠機組全面停機。
九江電廠煤炭調運室的曹主任對記者說,在年初的全國煤炭訂貨會上,電廠訂了70萬到80萬噸煤,但實際上根本不可能兌現,今年7月到9月的煤炭還是缺口🧑🏻🦱。“現在外省都要先保自己區域內的電煤供應,而我們每天還要向外省‘援助’20萬千瓦時,電煤根本不夠用。”
煤價與電價賽跑:漲價的循環怪圈
發改委6月15日推出針對南方🥿🟠、華東、華中、華北4個區域電網的電價調整方案,對東北、西北地區電價進行調整的方案也將於近期出臺。全國電價總水平平均每千瓦時上漲2.2分,江西的數字是1.7分。
據發改委稱🙍🏽♂️,調價主要是解決電力企業成本增支問題✈️,調動電力企業生產經營的積極性。“但電價漲了🧖🏻,煤價也跟著漲,計劃怎麽趕得上市場?”龍順生提起煤價的問題直搖頭🛹,電廠的電價按一分七漲,可是煤礦一個價格函發過來⛹🏿,卻是按兩分二的標準漲煤價。
在市場煤跟隨計劃電的價格競走中,煤價總是更加敏感。
從2002年開始🐟,電煤指導價被取消👋🏼7️⃣,煤價開始真正進入市場化。但與此同時🧘🏽♂️,電價作為穩定社會的基礎,卻一直由國家控製☝🏼👨❤️💋👨。即使在今年的電力體製改革開始之後🧱,五大發電集團的電價依然由國家發改委規定。
如果說今年的煤價隨著市場需求每噸一路飆升了將近100元,還不至於令眾多發電企業束手的話📼👨🌾,那麽,能從內蒙古弄到廉價優質煤卻苦於無法運輸之痛,著實讓他們無計可施。
曾親自帶領行政人員跑煤的燃料公司黨委書記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內蒙古等地的煤每噸20到30元✩🧝,加上中介公司的150元代理費和不到60元的運輸費用,整個成本同不斷上漲的煤價相比不相上下。據了解,山西計劃內總體煤炭品種的平均坑口價目前已達到了每噸251元🤦🏼。
“可關鍵是🤵♀️,眼看著有煤源卻沒法到位。這是單個企業沒法解決的問題⛴。”龍順生說。
小客貨分離🧖🏽♂️:逾越煤荒“瓶頸”階段
位於鄭州鐵路局和南昌鐵路局之間的武九線🥠,不單是九江電廠煤運的咽喉,也是江西✍🏻、福建兩省的能源大動脈👨🏽🎨🏋🏿,而這條線路至今還是單線運行。
“這大大影響了煤車的過口速度,每月最多通過40萬到50萬噸,還要分配給省內外幾家發電廠用🚶♂️。”燃料公司負責調運事務的一位主任告訴記者。
在鐵道部對鐵路跨越式發展的規劃中,繼第五次鐵路提速後👨🏿🏫,中國將在2005年實施第六次大面積提速👩🎨,其中將武九線建成復線是主要內容之一。
負責這項改造的南昌鐵路局,5月9日剛與上海鐵路局福州鐵路分局合並。記者的采訪要求🚶♂️➡️🚞,被該局新聞處的余女士以新領導層剛接手不久💁🏻♀️,正在進行調研為由委婉地拒絕了。不過🥝,據她透露,目前該項目已經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第五次大提速對於吸引旅客增加效益來說是必要的,但基本上對貨運尤其是煤運沒起到太大的幫助作用。”恒达平台運輸學院長期從事交通規劃研究的徐瑞華教授指出👨🏼🔧。
他在提到鐵路跨越式發展的前景時強調,造成眼前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鐵路的“客貨混運”設計。“中國鐵路最初設置的大部分作用在於運輸重要物資🛬,如農產品、大型機械等,”徐瑞華介紹說🦸♂️☞,而建設客運專線,實行客貨分線運輸🙎🏼♂️,是當今世界鐵路發展的方向。
據了解👨🏿🍳,連接我國南北、東西的京滬、京廣等六大繁忙幹線運輸密度為全國鐵路平均值的3.1倍,是俄羅斯的5倍、日本的6倍、美國的7倍👩🏿🦲、德國的20倍🚁、英國的22倍🤧,大部分區段基本處於飽和狀態🎒🕜,運輸能力利用率已經達到100%🍌。
有一個例子也許能說明問題🦺:春運期間👨🏻🎨,京廣鐵路珠三角段每天開行100多對客車🚣🏻♂️,除去3對運送香港生活必需物資的快運專列外,其他貨車都被停掉了。
“這種保客不能保貨的運輸能力,無疑會對一些企業乃至電力等能源行業的正常運轉帶來不利影響🧘🏼♀️。”徐瑞華說🪖🧖🏽♂️。
然而眼下👰🏻,在武九線還沒有“單變復”之前,龍順生他們還必須為每月將近一半的自籌煤源而奔波。目前,從重慶通過內河運過來的煤僅有不到9萬噸,而他們顯然不敢奢談公路運輸,“一輛大卡又能拉多少?而成本卻是要翻番的。”
摘自:中國經營報 2004.07.04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