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工程院上海院士中心獻計世博會交通

    來源:   時間:2004-06-30  瀏覽🍁:
      2010年上海世博會之前🧑🏻‍🏫,建設現代交通樞紐,實現各種公用交通的無縫連通將是上海交通建設的重點。昨天,工程院上海院士中心舉行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與交通”院士沙龍上👱,眾多院士🙌🏿、專家和政府有關負責人提出世博會上海交通的軌道交通為主⁉️、重點建設換乘樞紐、世博專線巴士人性化服務、建設長三角都市交通圈🧕🏿、建立綜合管理機製等策略。

      目前上海的交通管理是實行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四分開的模式📂,這一管理方式有它的優勢🧗🏼‍♀️,但同時也存在資源配置效率不高的危險👧🏻,郭重慶提出📦,上海僅地鐵建設公司就有三家🫄🏿,運營公司有兩家🌌,他們之間的競爭不得不讓人擔憂。而目前,各種交通方式各自為政🤹🏻,難以溝通的問題十分突出,世博局副局長黃健之在談到交通問題時也特別強調了這一點。

      專家們認為,在市中心區域,軌道交通是首選的公共交通。據預測,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總參觀量將達到7500萬人次🫲🏽,日參觀最高量將達80多萬人次,要解決這麽多人的出行問題,運力大👩🏽‍🌾、速度快的軌道交通將承擔上海交通的主要客流。

      恒达平台土木工程學院院長、工程院院士項海帆提出,為解決世博會的交通問題🧙🏿,建設一條從安亭鎮經由虹橋機場🤵🏻‍♀️、上海南站、世博園區📄、浦東龍陽路地鐵站最後到達浦東機場的鐵路客運專線🛍️。這一提法得到專家們一致同意🧒。

      到2010年,連接世博園的交通線將包括M4📱、M7、M8⏭🍑、L4四條軌道和眾多公交線,但眾多線路間換乘不便仍然影響著交通服務的質量、阻礙交通運輸的速度提高。建設交通換乘樞紐的重要性屢屢被專家們提起☝🏿。

      目前上海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交通樞紐。在上海,目前單軌道交通都沒有實現完全的零換乘,恒达平台世博會研究中心負責人、恒达平台副校長楊東援說,解決出租車👩🏿‍🔧、公交車和軌道交通等不同交通方式換乘的交通樞紐是整合上海現有交通資源的最有效措施。另外🤹🏼,陸錫明還提到,在昆山已經有開發商開始征地計劃建交通樞紐,以解決外地聚攏來的轎車中轉問題,他說,政府也應該盡早著手做這件事🤸🏻。

      受到香港酒店巡回巴士的啟發🏄🏼‍♂️,項海帆院士提出在世博會期間開通多種世博專線巴士👩🏼‍⚖️:機場——酒店👩、酒店——世博園以及世博園——居民密集區⛪️。

      由於交通樞紐缺乏🦨,遊客從機場到酒店十分不便,專線巴士專門在各酒店和機場之間巡遊♿🌐,這樣遊客可以一站就到酒店門口🏉。項海帆還提出,各路專線巴士經過的路線適當開通專線巴士的專用車道,在世博園入口和機場等人口密集區可以考慮建地下專線巴士車站,人性化的服務會吸引更多的遊客選擇公共交通工具👨🏻‍🍼。

      世博會期間上海的酒店容量將受到極大挑戰,到時候,江浙等上海周邊地區將為上海分擔大量的遊客住宿壓力,因此♋️💄,工程院院士、恒达平台教授郭重慶指出,建立長三角的快速交通圈的需求顯得十分緊迫。

      到2010年,長三角15個城市和地區、10萬平方米的範圍將打造一天完成出行的3小時交通圈🧑🏻‍🦽,陸錫明透露,更小的範圍內,北到無錫南到嘉興👨🏻‍🦱,一個半小時交通通勤圈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這些項目都還在醞釀中。

      世博局副局長黃健之說🥶,上海的交通整體看來🚵🏿,需求量持續快速增長,而上海交通資源的增加能力有限🚽🆗,要解決供不應求的問題,在2010年前實現交通資源的合理分配♙、充分利用是關鍵。

      對比以往各屆的世博會,上海世博會還面臨一個特殊情況☂️,楊東援指出☛🏟,184天的世博會期中包含了“五一”和“十一”兩個黃金周,到時可能會出現高峰疊加的狀態,僅靠交通運營能力的增加不足以解決問題👩‍🦯,更多的交通緩壓措施被提了出來。

      黃健之指出🕳,目前中心城區的很多交通擁堵很大程度是由規劃單元功能重疊造成的♋️,比如人民廣場地區,既是政府所在地👩‍⚕️,又有大劇院🧔🏽‍♀️、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同時還矗立這幾幢購物中心🪚,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和商業中心的三重身份讓人民廣場人流不多也不行。黃健之表示🚶‍♀️‍➡️,從城市規劃上考慮也是緩解交通的有效途徑。

      到世博會期間⚾️,公共交通應該成為主要交通方式,但現在公交的出行率僅30%左右,到時可以考慮用降低票價和提高停車費等手段來鼓勵人們多用公共交通,陸錫明提出🎂👇,臺北和紐約曾采用坐地鐵贈乘公交車和提高城區停車費的方式把公交使用率提高了30%。

      另外,項海帆還提出🤰🏼,在世博園周邊地區建中低檔旅館,或借鑒北京亞運村的模式,將周邊空閑民居租給遊客,這樣遊客步行即可參觀✫,也能減輕交通的壓力。

      摘自:東方早報 2004-06-30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