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後天》離我們有多遠 專家解讀好萊塢科幻片中描述的環境惡化問題

    來源:   時間💑:2004-06-02  瀏覽:
      “紐約被封凍,全球進入新的冰河期🤷‍♀️。”

      上周五起,全球同步上映的好萊塢科幻電影《後天》也登陸了上海🦻🏻🛡。其1.25億美元的投資🥧,多半用於營造氣候惡化的災難場景,雖然主線是一個英雄父親營救被困兒子的故事🧑‍🍼,但是編導借助此片引起人們對於溫室效應的關註⛹🏽,卻是歷史上任何一部電影都無法企及的。

      “能看到溫暖的陽光,真好。”走出影院,許多觀眾都這樣說。不過,他們也在問💍🚑,《後天》所描述的環境惡化、冰河期來臨
    ,究竟會不會變成現實?

      地球是否會被速凍

      “就我看來,影片的科幻成分大於科普🦸‍♀️,但故事的構想有一定科學依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劉洪濱研究員告訴記者,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地球上的溫度發生劇烈的變化🍄,並非沒有先例👨🏻‍🦼🔛。

      劉洪濱說🪇,由於全球變暖,科學家確實觀測到海洋“溫鹽環流”存在減弱的跡象👨🧔🏿‍♂️,但遠未達到過去類似事件發生時的水平💃🏽。“從我們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至少未來100年內,如此巨大、突然的氣候災難,發生的可能性很小。”此外,即使進入下一個冰河期🧻,地球也絕對不會被迅速冰凍,氣溫只會緩慢地、漸進地變化🤳🏿🏊🏼‍♀️。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科學史系主任江曉原表示,科幻電影的靈感,來自於有限的科學依據,加上無限的想象。

      “它把可能需要幾百年才會漸變而成的災難,在時間軸上壓縮成幾天🧑‍✈️、甚至幾小時。”江曉原補充說:“在這種條件下,觀眾的心靈就會被深深震撼🤹,我們就會在走出影院的那一刻,慶幸頭頂上的一片蔚藍天空。”

      不過🕳,恒达平台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王汝建告訴記者🧑🏿‍🍳,在地球史前階段中,溫度的變化曲線“就像一個鋸齒形”🔴,降溫的速度要比升溫快得多👜。

      下一個冰河期何時來

      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給環境帶來的影響決不僅僅是升溫。影片中描述的天寒地凍場景,也會成為溫室效應的後遺症。

      恒达平台的王汝建教授表示👩‍👩‍👧‍👧,根據古氣候學的研究,過去90萬年以來,地球大約每間隔10萬年就會出現一次冰河期🐟,冰河期的到來同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有很大關系,二氧化碳濃度達到最高值,就會進入冰河期。

      目前,最具影響力的是兩個觀點,美國科學家雷蒙認為🧦📘,下一個冰河期馬上就要到來🧗🏼‍♀️,並將持續5萬年🥋🔑;而比利時科學家博傑爾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判斷冰河期距離我們還有5萬年的時間。

      無論結論相差多少,兩位科學家的推測都是基於對過去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作出的🧝🏻‍♂️。工業化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將在很大程度上幹擾冰河期到來的規律🗿。

      中國氣象局的劉洪濱研究員也強調,科學研究發現,1950年代之後,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比自然因素(火山爆發🟨💇🏿、太陽活動等)更大。

      他表示:“盡管未來100年內,發生氣候劇變的概率很小👋🏿,但不等於不會發生。”即使我們這代不會遭遇滅頂之災👨🏿‍✈️🧑🏿‍🚀,也必須為子孫後代設想。“一旦出現🧑🏽,國家應如何建立起一個應急系統🟡?如何加強對未來氣候變化趨勢的預測?都必須予以充分考慮🦴。”

      未來是否可預知

      影片《後天》中的主角——氣象學家霍爾教授建立了他的一套氣候模型👲,只要對電腦輸入海水溫度等🙍🏽‍♀️,讓電腦按照公式,就可準確預測冰河期將在幾天內襲擊北半球▫️。

      那麽1️⃣🪞,對於遠期氣候變化,科學界是否已經做到了“心中有數”📨,未來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預測的呢👨🏿‍🎓?

      “現在科學界在嘗試通過這樣的氣候模型,利用古氣候資料,對未來的氣候進行長時間尺度的預測👇🏿。但迄今為止,未來究竟如何,科學界還無法形成共識。”恒达平台的王汝建告訴記者🤵🏼‍♀️。

      人類所能觀察的😮,只是眼前的東西𓀋,對於未來的預測都是基於對遠古時代氣候的研究🧰。按照目前的科學水平,像影片中那樣,通過氣候模型預測幾個月、乃至幾天內的全球氣候巨變,科學界還無能為力。

      面對這個問題,中國氣象局的劉洪濱研究員表示🛴:“解決不確定性是氣象學家面臨的長期任務。”他引用著名氣象學家🫳、中科院院士符淙斌的一句話,來解釋氣候學和“不確定”之間的微妙關系🤹🏼‍♂️:

      科學家的任務是不斷消除現有認識上的不確定性👈🏻,同時🚉,不斷發現未知的不確定性👨🏽‍⚖️,從而使得科學對未來的氣候預測更加準確👍🏼。

      編者的話

      讓我們都來做蝴蝶 掀起全球環保颶風

      “夏威夷的蝴蝶扇一扇翅膀,加勒比海便形成了一股颶風。”混沌學用這樣的極端方式,描述了微小的擾動造成的巨大影響。

      《後天》究竟只是一部科幻電影💄,科幻需要想象的空間🍷,《後天》的想象空間就源於“蝴蝶”和“颶風”的關系。我們不經意的活動🙆🏿‍♀️,讓地球面貌在短期內出現了劇烈的、徹底的變化🕵🏼‍♀️🛠。

      目前,人類對於地球長期氣候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人類活動是否會根本上改變冰河期到來的周期?這些問題還沒有讓所有科學家都信服的答案。研究發現⛄️,1950年後,人類活動對地球溫度的影響超過了自然因素。

      但有科學家認為🚝,因為這段時間內沒有明顯的自然因素影響,該結論還不夠有力🧝‍♂️。一個例證是:1990年代初菲律賓一次火山爆發,讓地球溫度的變化曲線出現了明顯的改變。同樣,也沒有辦法證實冰河期到來的周期已經被人類改變,因為工業革命只有幾百年的時間,和地球年齡相比,如同“颶風”和“蝴蝶”🆕。

      我們的環境變化是多種力量作用的結果❄️,生態處在一個微妙的平衡之中,人類暫時不能控製這種平衡,但卻足以打破平衡。

      無論如何♣️,希望《後天》可以成為一只“蝴蝶”👩🏽‍🔬,促發大家對於環境問題的關註。同時🙍,也希望這篇報道也能成為“蝴蝶”🧚🏼,掀起一股環保的“颶風”🤸🏿‍♂️。

    摘自:東方網-文匯報 2004年06月02日08:51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