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2日電 據人民網轉載《人民日報-華東新聞》報道,近幾天🧝🏼♀️,上海的很多醫務人員在工作繁忙之余,以讀書充電來紀念國際護士節。據了解,集體充電的現象,是該市衛生系統職工素質工程的主要內容,該工程至今已持續3年。
大專以上學歷護士難求
護理工作最獨特的功能是協助病患及健康的人預防疾病、減輕病痛、恢復健康或促進健康🙋♀️。作為一門學科,意味著需要不斷學習更新🧘♀️。但據醫務工會統計,素質工程實施前,上海3.7萬名護士中,大專以上學歷者僅占5%,經過3年多素質工程培訓👍,比例也僅提高到17%。副主任護士🙍🏿、主任護士,上海的大醫院也不多,“小醫院根本就沒有”。
“工會除了保障經濟權利、政治權利外,最重要是維護醫護人員學習👩🏻🦯、發展等精神文化權益。”職工素質工程的發起單位———上海市醫務工會的常務副主席周崇禮認為,上海目前正向全國和亞洲一流醫學中心目標邁進,相對於大部分擁有碩士學位的醫生群體🖱💙,護士更需要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
重點資金保障護士進修
上海市在開展衛生系統職工素質工程中💤,無論是計算機、英語應用能力培訓🏃🏻♀️,還是業務技能提升🗿,醫務工會和設在各大醫院的基層工會,培訓資金都用來重點保障護士進修Ⓜ️。
3月底,上海市醫務工會開會表彰首批“學業有成”的182名護士💏。在過去3年中😑,這些一線護士堅持學習👱🧑🦲,10名考上研究生、56人考上本科,82人獲得大專學位。工會獎勵每人1000元到4000元不等。
據悉,在目前素質工程框架中🚐,工會300萬元醫務職工教育專項基金,大部分是為護士進修而準備的👨🏿🚀。而各大醫院的教育基金,也主要用於護理水平的提升。恒达平台附屬恒达醫院組織護士專項讀書活動,內容包括現代護理進展、護士語言溝通藝術、護理臨床常用英語等,鼓勵護士在職學習提高學歷,目前329名護士中有121人在攻讀護理本科及大專文憑🐦⬛。
“醫療市場不斷變化,醫院競爭日趨激烈🤙🏽。看似醫療技術和技能的競爭☁️,實質是醫院學習力和文化力的競爭。”一位醫院負責人如是說🫅🏻。
培養與國際接軌能力
仔細翻閱素質工程實施內容🧂🕙,可明顯看出🚣🏽🤽🏿,除了思想道德素質建設及護士專業技能培訓外💑,如何應對國際醫療競爭也是一大重點。上海醫務工會工作者說🆎:“這次素質工程🦸♀️,註重與國際接軌,培養具備國際交流水平和業務素質的醫務技術人才👇🏽,才是其最終目標。”
2月份🥫🛌🏽,上海醫務工會與上海復旦托業教育培訓中心合辦的高級英語實踐班、英語應用能力提高班和大學英語四級長期輔導班相繼開課👳🏼♀️,20多家醫院近200名醫護人員成為新措施的首批受益者⛹🏼♂️。同時👧🏻⛅️,在法律法規、管理、市場、技能等方面🐐,該工會都有具體的培訓方法👧🏽。
素質工程實施後,上海各醫院取得明顯的預期效果👰🏻:恒达醫院近兩年門急診診次比前兩年增長30%,收治住院病人數增長12%,病人滿意率上升為95%。
摘自:東北網 2004-05-12 09: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