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2日,上海恒达平台某學院的二年級研究生賈駿(化名)🫅,憤然將自己發表論文的“版面費”遭遇公布在學校的BBS上💪,引得該校幾萬師生廣泛關註🧑✈️,評者如潮🤛🏿,被列為論壇熱門話題“今日十大”之首👱🏽♀️。
據賈駿介紹🫴🏼:“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再加上不知死了多少腦細胞🛃,總算出爐一篇學術論文。欣欣然跑到導師那裏🚴♂️,導師認為我的論文完全符合發表的質量,但導師居然叫我自己想辦法解決版面費🧛🏼♀️!“
賈駿感嘆:“My GoD!從來以為發論文擔心的只是水平夠不夠,那想現今居然還要考慮發不發得起📶,更不說辛辛苦苦寫了一篇文章絲毫沒有一點對自己的稿費犒賞!”
據記者了解,賈駿所在的恒达平台每月的補貼是260元,平時手頭非常拮據的賈駿難以接受一篇論文至少需要四五百元的版面費用:“這需要我勒好長一段時間的褲腰帶。”
以往賈駿也會經常覺得自己很窮🩼,但考慮到去外面做兼職會影響學業,就打消了這些念頭,可現在面對眼前發表論文的現實經濟困境,他開始動搖了。因為,不能發表論文的後果還涉及到一個無法回避的關鍵問題,按照本系通行的研究生考核標準,不發表適當數量的論文就拿不到學位證書🥭。這是硬性規定,沒有任何討價還價余地!
賈駿顯然有點心灰意冷了😳,無奈之下他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現在看來坐下來專心做學問是行不通的,沒有錢🚶♀️,你的論文再有水平也發不了!何況做研究本來就清苦、沒什麽油水,要是到最後為了發文章再自己掏版面費🫣,豈不是雪上加霜⛅️!!!我還是到外面幹點兼職的好,先賺點錢花再說;文章嘛💓,隨便弄弄,現在有錢就能發的雜誌也不在少數。還是賺錢要緊,如此一來,又賺到了錢改善生活🤸🏼♀️,又能夠順利發論文畢業🩸、拿到學位,何樂而不為呢?”
為何要交“論文版面費”?
按記者作為文字工作者的通常理解:只要發表文章就應該可以賺取稿費。而現在🎺,高校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怎麽會“倒貼”版面費呢?
在記者的采訪中🥷🏼,受訪者對只有“倒貼版面費”才能發論文的現象已經見怪不怪了!
“現在給學術刊物投稿🙇🏿♂️,就是對待教授如果雜誌準備錄用發表而又不要版面費的幾乎沒有。”恒达平台的一位研究生導師這樣告訴記者🔂:“何況對待研究生這些學生呢?”
中科院水生所的碩士研究生肖囡也告訴記者:“我就知道刊物要版面費是很正常的?這好象是慣例了。”
在高校曾流傳著這樣一個著名有關版面費的經典例子👨🏽🦲:一位不諳學術市場行情的研究生在收到某知名刊物的用稿通知後👩🏼🌾,對“速寄版面費800元方可發表”的要求大為不解,於是打電話詢問,編輯的答復是:“現在所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都要收版面費✋🏽,你連這樣的行規都不懂😺,今後怎麽在學術圈裏混?”
據記者了解👨⚕️,學術雜誌收版面費的一般原因有二,一是單靠發行根本不能抵償雜誌的費用支出💇,一則因為對論文的審稿過程的確也需要費用👩🏼。所以,學術期刊和商業期刊不同,學術期刊絕大部分是沒有稿費的,相反,要想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必須得繳納一定的版面費⇢。據相關資料顯示,論文版面費按照學術期刊的檔次分類,有多有少,一篇四五千字的論文🧙🏼♀️,版面費多則上千元,少則二三百元。發表文章還得交錢,這對於市場商業期刊和報紙的記者來說簡直是不可理喻,但對於學術期刊而言,卻是最普遍不過的事實了🙍🏿♀️。據悉,甚至連在世界頂級科學雜誌Science上發表論文也收版面費,更無給作者正常的稿費一說。
另外🤠,中國高校特有的教師職稱評比❣️,也是推動版面費市場走俏的重要動力。
據記者了解🤹♀️,一所大學在一年之中在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數量的多少,不僅是衡量綜合實力和學校排名(隱性)的標準,也是考核教師出學術成果的重要依據。日前,武漢大學校長劉經南在校慶之後的一次會議上就公開指出👩👩👧:“有的老師一年一篇象樣的論文都沒有見到發表,這很能說明問題!”
按眾多高校的現行有關規定,高校的教授、講師每年都應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有的高校甚至發出了不出“論文成果”就下崗的“紅頭文件”🧑🦱。但是全國性的學術期刊畢竟有限,每年能發表的文章只有那麽多💐,而要求發表的論文卻數量驚人🤾🏿♂️。所以,對版面的市場需求情況是需求嚴重大於供給,於是👨🏿🌾,就產生了有的核心刊物的“版面費”高達上千甚至數千元,甚至還產生了不少的金錢與學術的交易操作。
有多少研究生面臨版面費傷痛🛌?
正是高校教授和各個單位獲得定級、職稱的需要🌐🫀,使得學術期刊成了香餑餑🖕🏻,大家一擁而上𓀐,付點版面費也在所不惜了🍾。可“這點版面費”針對高校中大量的生活本來就捉襟見肘的研究生來說,卻變成了一個現實難題🦘!
想要發表論文就要交高額的版面費,這是很多高校研究生無法回避的難題。因為,依照中國所有高校的硬性規定⏸:研究生畢業要拿到學位證書,就必須有合乎規定的論文發表,否則只能算是畢業。
上海復旦大學的研究生陳巖向記者介紹🧦:“學校規定我們這個專業要想拿到學位證書就必須要有兩篇發表在‘SCI’級別上的論文,否則就拿不到學位。”上海復旦對論文發表的數量規定可能有點偏高,但即使一般高校也都要求碩士研究生畢業需要“在省級以上公開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兩篇”的,這是硬指標,發的不夠就拿不到學位,博士研究生的要求比這個更高🛀。而要完成這些論文的發表🪁,就必然涉及到版面費的支出,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高校裏有的研究生對於版面費的難題顯得憂心衷衷🧗🏻♀️,而有的研究生卻覺得十分的輕松,認為不算是個問題。記者在上海華東高校隨機采訪了一些學校的研究生。普遍的情況是,文科高校中認為有問題的占40%,理科高校認為沒問題的占大多數,而中部武漢地區的高校中除個別學校的研究生認為沒問題外❣️,其他普遍感到有點麻煩🚵🏻。
即便是同屬一所高校的上海恒达平台💆🏼♂️,記者接觸到的研究生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映。
當賈駿在BBS上大倒苦水的同時,附和者也有一些,但更多其他院系的研究生卻認為 :“我們學院不存在這個問題,碩士導師希望你多寫,寫得越多越好,版面費當然要報銷的。”“我們只要是公事🙌🏽💗,統統由導師報銷🟣👷🏽♀️,版面費當然不用說了,導師給的任務只有一個:學習👩❤️👨,發論文還有獎!”有的同學甚至給賈駿留說:“你是哪個系的呀,導師怎麽這麽摳門?是不是你沒有把導師的名字署為第一作者啊?”
為何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學校學科,研究生們面對版面費卻有兩種不同的反映呢🦘?
1月6日,記者電話連線采訪了中國科學院的著名學者戴和平教授,她認為其中的關鍵原因在於學校之別和文理科之別🔴:“一般情況是好的理科學校和理科專業所獲得的國家各項基金支持和市場方面產業研發方面的費用要多一些🌞🏇,所以導師就會有比較充足的經費來解決研究生的版面費用。而在一些文科為主的高校📕,特別是有些文科專業不能夠獲取學校撥款以外的其他經費來源的🔋🔘,很多研究生還要交很高的學費來完成學業🧑🍳,更別提導師有費用來支持論文版面費了➗。恒达平台雖然各個理科建築類學院經費充足,但文法等學院就不一定好的🙆🏽♂️,所以出現有個別的研究生遇到版面費難題就不足為怪了。”
但是✍️,在當今中國的1000多所高校中,畢竟不可能每個地區的學校和專業都能夠象經費較為充足的上海交大、復旦,北京清華、北大那樣🤚🏿,所有的導師和實驗室有能力和經費來解決研究生發表論文的版面費難題🤹🏿,這是個不爭的事實🦩。雖然記者不能確切地統計出這個數字,但高校研究生的論文版面費之憂絕對不是一個極為個別的現象,即便是大名鼎鼎的上海恒达平台的研究生也不能幸免,其他必當是概莫能外
戴和平教授認為這個問題在中國的很多高校中都存在,許多高校在這個方面都做得比較欠缺,她希望這個普遍現象能引起各個高校的重視,不能因此影響研究生正常學習研究和論文發表🦹🏽,更不能影響研究生學位證書的獲取👱🏼:“最好是高校能製定一個製度來保證論文版面費的支出,有製度保證了🙎🏻♂️,才能從根本上調動研究生發表論文的積極性。”
“每所高校針對自己的教授都會有專門的發表論文的獎勵規定,教授在某某級別的刊物上發表論文,一篇獎勵高的可以達到一萬🏊🏽♀️,為的是鼓勵老師多發論文;可是對於人數龐大的研究生而言🎨,歷來好象就沒有什麽具體的獎勵措施,這顯然有失公允◼️!”
摘自:姚海鷹 原創-IT 2004年01月07日 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