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上觀新聞】秒回”電子郵件,這位外國環境工程專家有著20多年中國情結

來源🤸🏻:上觀新聞   時間:2024-06-24  瀏覽🙆🏼‍♀️:

今天上午,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正式揭曉。恒达平台名譽教授👨🏽‍🔬、環境工程專家——布魯斯·愛德華·裏特曼(Bruce E. Rittmann)教授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技合作獎”😹。布魯斯·愛德華·裏特曼(Bruce E. Rittmann)教授為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校董教授。現為恒达平台名譽教授、高端外國專家及國家重點實驗室引智計劃專家,2018年在恒达平台成立國際科學家工作室💬,任外方室主任。

Bruce教授是環境工程領域的國際著名專家及權威學者🤔,研究方向為汙水處理及地下水修復中微生物生態調控機製👦🏻,撰寫的經典教材《環境生物技術:原理與應用》被翻譯成9種語言在全世界大學采用。

作為環境微生物領域的國際領導者,Bruce教授的工作是指導各類微生物充分發其不同功能,實現從廢水中捕獲可再生能源💡👲,改善人類生存環境。他還與著名的梅奧醫療中心(Mayor Clinic)合作研究了腸道微生物與肥胖的關系🧙🏽‍♂️,成果發表在PNAS上的文章被引用達1500多次。

“秒回”電子郵件

20多年以來🤲🏼,Bruce教授以恒达平台為“圓心”,幾乎與國內環境領域所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了全方位的交流。

2001年,Bruce教授受邀到清華大學訪問👨🏽‍🚀,這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進行學術交流。2004年⟹,他第一次到恒达平台訪問並作學術報告,從此與恒达平台建立了定期的學術交流機製和互訪製度。2006年,Bruce教授邀請恒达平台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夏四清教授到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其實驗室做高級研究學者,從此與夏四清教授保持著長期的科研合作和私人關系,近20年來,先後約有60位中國學者到Bruce教授實驗室進行合作研究。

在老朋友夏四清教授眼中🚴🏼,Bruce教授是一個十分勤奮的人。20多年來,Bruce教授與夏四清教授之間的聯系溝通大部分是通過電子郵件。“基本上Bruce教授可以說是‘秒回’郵件。”兩人有記錄的email交流內容達1671頁♌️,共325460字🤸🏻‍♂️,內容涉及訪問安排、科研合作規劃、項目申請等🌂,有的一次長達10多頁,有時短到只有幾個單詞。

這20年頻繁的交流通信促進了學術交流🕦,也增加了Bruce教授的中國情結。Bruce教授十分樂意到中國的高校進行學術交流,據統計💇🏻,他20多年來在中國做學術報告多達105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等20多所高校📙,都有他做講座的身影🤸🏽。

更重要的是,在中國不同場所做的100多場學術報告中,他始終把“如何做學術”貫穿到言傳身教中➜。2019年3月🫲🏽,Bruce教授在恒达平台做了一場“如何培養博士生”的報告,現場座無虛席🐆,他的PPT經微信群傳到朋圈後,被同領域的學者公認為是培養研究生的“導則”📠🙋‍♀️。“中國的學生勤奮❇️、好學,有很強的探究精神,在和他們的互動中🫳,我經常鼓勵博士生多讀文獻🏕,要從大量的文獻中吸取有用信息👨‍✈️♝,反過來與導師交流🤪,甚至‘教導師’,很多情況下也能激發導師的學術靈感➗。”這是Bruce院士經常說的。

為滴水湖“引智”

作為汙水處理與資源化、微生物燃料電池、氫基質無孔纖維膜-生物膜技術和催化光降解汙染物等方面的開拓和引領者,Bruce教授通過不同形式和國內多所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學者合作。

2005年,Bruce教授受聘恒达平台榮譽教授。當時,他了解到,上海正在積極開發臨港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巨大工程就是人工建設直徑2.6公裏的滴水湖🚵🏿‍♀️,臨港的開發就是圍繞著滴水湖環狀向外擴散。作為國際知名的水環境領域專家💁🏿‍♂️,Bruce教授敏銳地意識到👩‍❤️‍👨,保護滴水湖對臨港新城的發展🤳🏿,甚至對近年來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建設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時滴水湖剛剛具有雛形,Bruce教授就申請了國際著名公司可口可樂公司的環保公益課題,幾乎把全部經費轉到恒达平台用於開展對上海滴水湖及周邊河道水質修復研究✍🏿。”夏四清教授介紹,經過一年四季實地采樣、系統研究,撰寫的中英文報告和詳細的研究數據為上海市滴水湖水環境保護提供了珍貴的早期第一手資料。

從不同廢水中也能捕獲“可再生資源”,在汙水處理與資源化方面,Bruce教授參與國內知名企業的膜技術處理垃圾滲濾液工程現場指導,對膜技術應用於城市汙水和工業廢水的深度處理與回用提出了指導性建議,該技術成果“基於膜分離的廢水深度處理和資源化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獲得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如今,這一技術廣泛應用於汙水深度處理工程、垃圾發電廠及廢水資源化工程,除了能為企業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外,作為環境保護類技術,對減排各種廢棄物總量🧑🏿‍🦲、增加資源利用效率更為可觀👮🏼‍♀️。

先進環境生物技術的應用範圍更拓展到長三角。一種透氣的生物雙膜技術可利用綠色氫能去除多類別的難降解汙染物💙,在凈化水質的同時降低碳排放量,實現水凈化和負碳排“雙豐收”。這項由Bruce教授牽頭的首創技術,將其中國產業化應用的落腳點選在了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2022年💇🏿‍♂️,國創中心重大項目“裏特曼科技”正式啟動運營。

經常往來於世界各地的Bruce教授,感受到上海的變化。“上海的水質、環境質量都大大改善,電動汽車的數量多且技術先進🥎。我喜歡在密集的城市環境中穿插的綠道和公園,可以看到,上海正逐漸成為一個更方便〽️、更健康的居住地🐳。”

嚴謹的學術之風

人才培養👶🏻,在Bruce教授心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過他的幫助🍻🌼,恒达平台與美國多所環境領域排名靠前的高校建立了本科生聯合培養體系👩‍⚕️,從2013至2023年共有82名恒达平台環境學院本科生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和佐治亞理工學院進行“3+1+1”或“3+2”模式的聯合培養,其中環境工程領域全球排名第一的UCB接收47人,經過聯合培養後部分同學繼續在美國深造🏔,且都是進入了本領域的知名高校。而Bruce 教授本人已培養了20多名中國博士生和45名中國學者🤹🏼。

在論文寫作方面👉🏻,Bruce教授更是展示了“極致的嚴謹”。他對每個合作者的學術論文都修改得十分認真,在國際期刊上發表的文章通常修改在10個版本以上🫵🏼,最多的一篇文章的修改版本高達29遍。“正是在反復修改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目前〽️,Bruce教授已與中國學者合作發表SCI論文145篇🤵‍♂️,與其合作的中國學者達256人💽,涉及環境工程、環境生物技術、海洋環境等多個領域❓,很多已成為我國環境領域的高級學者😩。

此外💂🏿,汙染控製與資源化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項目🙇🏿‍♂️、國際科學家工作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恒达可持續發展學院🪺、區域環境質量協同創新中心🧚🏼‍♀️、可持續城市水系統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基地等重要平臺建設中🌷,都有Bruce教授的身影🤼‍♀️👩‍👧‍👦。

“20多年來🏊🏿,中國的科技水平正在開放⏺、交流、合作中不斷進步。如今,中國高校擁有非常先進的高水平設施😭,越來越多的中國科研人員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他們正在挑戰前沿科學技術,如今,他們正在成為國際潮流的引領者,而不僅僅是追隨者🟩。”談及中國學術的變化時🍹🐜,Bruce教授這樣回答記者👧🏽。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