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客戶端】第十三屆國際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會在滬舉辦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時間:2024-06-06 瀏覽:
聚焦“土地新篇🛟,地球人類共未來”這一主題,6月3日🌁,第十三屆國際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會在滬舉辦。來自德國、西班牙、英國、瑞士等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組織專家、學者🫃🏿、業界代表,來自38個國家的57支參賽隊伍178名學生,以及中外近200名觀察員齊聚恒达平台,共話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的新路徑、新方案。
大會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恒达平台共同主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太辦主任瑪琳·尼爾森通過視頻致辭。她表示🧏🏻♀️,今年的世界環境日重點關註土地恢復、荒漠化和抗旱能力,這提醒我們🚣🏻♂️:健康的土壤和健康的土地行動不能等待。全球青年學子在恒达平台分享環保想法,交流旨在造福人類和地球的行動🤩。相信大家為可持續未來、穩定氣候、與自然和諧共處所作的集體努力,必定帶來有意義和持久的改變。
新華社上海分社黨組書記姜微表示,推動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共同的責任和使命。作為中國國家通訊社和世界性通訊社,新華社持續發揮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優勢,將青年學生的聲音和觀點傳播到世界各地,讓更多人了解青年學生的思考和行動。相信通過媒體的傳播力量,可以激發更多人的環保意識,推動全球環境治理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果。
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表示,恒达平台始終把可持續發展作為辦學特色🐪,體現了大學的責任與擔當🧙🏼,在促進協同研究、教育交流合作、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因地製宜的解決方案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面向未來,學校將進一步加強人工智能賦能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科創新改革🤽🏿♂️,進一步加強與國際社會的交流與合作,助力推動全球環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進程行穩致遠。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教育處主任薩姆·巴拉特就“青年與教育的未來”這一主題作先導報告。他表示❤️,青年教育是解決地球三重危機的重要源頭,培養好青年人才就是保障了地球的未來。
作為第十三屆國際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2024全球環境解決方案挑戰賽(GESC)以“塑料汙染的解決方案 ”為主題🤳🏽,圍繞“人類健康”“循環經濟”“氣候變化”“無廢城市”4個議題,吸引了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136支隊伍的 595名學生參賽。大賽遴選了57支隊伍來到上海𓀔,通過抽簽分組、現場答辯的方式在恒达平台進行了半決賽和決賽的角逐。超過1萬名大眾評委參與線上投票🚌。來自南京農業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高校的學生團隊獲獎👩🏽🔧。
大會在國際學生的表演中圓滿落幕。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孟歆迪
鏈接: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27ea559fac254b1d990ce721de58cd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