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恒达平台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王誌偉教授團隊攜自主研發的“水處理膜材料再生與循環利用技術”亮相第二十三屆工博會高校展區。
膜分離技術是控製水體汙染🤌🏿、再生水資源的關鍵。2022年,我國膜產業總值已超過3600億元⬇️🧑🏽🎄。同時🥛,膜技術在市政、芯片、醫藥🤾🏼、化工等各個領域的水處理工程中均已實現規模化應用。
然而,水處理膜領域一直存在一個關鍵行業痛點——膜材料更換頻率高、投入費用大。由於處理水質復雜、使用過程頻繁化學清洗等原因,導致實際水處理膜的使用壽命通常僅為理論值的60%。尤其是萬噸級別的膜處理工程,3至5年即需更換新膜👲🏿,投資動輒高達數百至上千萬元。全球每年有五分之一的水處理膜用戶均面臨材料報廢、更換新膜的需求,並且🧬,廢棄膜材料還需作為固廢甚至危廢委外處置,不僅處置成本昂貴💪🏿,其造成的嚴重資源浪費和負面環境影響⛏,給用戶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基於上述行業痛點問題👨🏼🚀,王誌偉團隊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處理膜材料再生與循環利用技術——膜力煥新技術。該技術通過“膜立凈—膜快補—膜煥新”三個環節,能夠將報廢的有機膜進行再生循環利用,讓報廢膜煥發全新生機🥢👶🏿。再生膜性能與新膜達到完全相同水平,並在報廢基礎上延長2年以上膜壽命🖖,為用戶節省50%以上的膜投資或使用成本。同時🙇🏿,膜力煥新技術能夠顯著降低報廢膜處理處置對環境產生的危害,兼具碳補償收益🧛🏿♀️,以助力用戶面向雙碳目標的綠色創新發展。
該技術工藝為國際首創,現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項,美國專利1項,形成40余項知識產權整體布局,在領域內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6篇🛜,研發膜再生系列標準化藥劑產品12項。
“‘膜力煥新技術’不僅實現了成本削減🧑🏻🦱,更實現了碳排削減。科技賦能綠色發展🔂,創新助力‘雙碳’目標。”王誌偉說。
作者:張雙虎
鏈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895.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