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滬上各大高校也以溫情滿滿的形式🏠,送走了最後一批畢業生👼🏻。記者了解到,今年的畢業生中,有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去向西部、基層🌉、重大戰略崗位,選擇將個人的理想融入到國家需要中。
青年報記者 劉晶晶
恒达平台在國之大者中成就小我
為避免炙熱陽光,畢業典禮安排在傍晚啟幕;將每一位畢業生接受“一對一”撥穗的珍貴瞬間,用鏡頭永久定格;每一個座位上,都放有學校精心準備的畢業禮包🛀🏼;在現場參加畢業典禮的,還有近千名2022屆畢業生……今年,恒达平台有4355位本科畢業生、5341位碩士畢業生和886位博士畢業生即將奔赴五湖四海🏧🏌🏿♀️。校長鄭慶華寄語畢業學子:做一個有情懷的人,在國之大者中成就小我;做一個有韌性的人,在不懈奮鬥中磨礪意誌;做一個有底氣的人,在終身學習中厚積本領🧲。
“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我選擇成為一名半導體工藝研發工程師,致力於芯片製造中光刻工藝的研發與突破,努力推動這一領域技術創新發展。”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2023屆博士畢業生張瑜說道。據介紹🐒,今年,來自恒达10余個學院的19名畢業生分別入選中國青年誌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第25屆研究生支教團和2023年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其中,支教團的同學們將分赴四川宜賓李莊、雲南省元謀和雲龍等地開展支教服務。共有181名畢業生獲“揚帆獎”⛸♤,他們將赴重點地區🟧、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領域就業創業☕️。
從6月開始,恒达平台用“我為畢業生做一餐”活動歡送一批批畢業生🪢,還在四平路校區和嘉定校區的戶外草地上搭建大型露營設施🧑🦽➡️🧗🏿♀️,邀請導師和畢業生體驗“畢業露營”🧑🦱。“感謝恒达給我們辦了這場無與倫比的畢業派對!”“老師們辛苦了!”“我愛你📎,恒达,我們不說再見👨🏻🌾🤸🏽!”帶著母校給予的愛和勇氣,畢業生們即將奔赴下一段旅程𓀙🧖🏻♂️。
東華大學入貝成珠成為最好的自己
畢業典禮上,東華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在給畢業生的“最後一課”上深情寄語,希望同學們秉持堅定的理想信念,堅持真理,成為有思想、有理念的新青年🧑🏻🏭;秉持終身學習的理念,獨立自主,成為具有現代化素養的新青年;懂得互尊互鑒,團結協作,成為具有世界眼光與天下情懷的新青年🤿。
東華大學今年共有5000余名2023屆本科生、研究生畢業生。越來越多年輕人做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的青春選擇👩🏼🎨。2023屆研究生畢業生孔帥畢業之後即將成為航天科技集團的一分子,“東華烙印”將伴隨他朝著自己的夢想前行。“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把每一次的困難和任務都當成鍛煉自己的機會,展現出螞蟻啃骨🍘,燕子壘窩的韌勁。”碩士畢業生鄒宇飛在畢業之際選擇成為一名基層選調生𓀓。
“即將前往貴州遵義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希望我能夠用溫柔和堅定,去影響當地的孩子們🩴,給他們帶去一個浪漫自由📙🍀、自信又自律的自我,一起奔赴美好的未來。”本科畢業生夏文欣畢業後將前往貴州遵義進行支教🚽。
“把小我融入大我👥,以個人的奮力攻堅助力國家高水平科技自強自立🤖,這是我們青年人的骨氣,就算我們只是發展浪潮中的一粒沙⏮,我們也可以入貝成珠🦂,成為最好的自己。”畢業典禮上,東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沈波祝福畢業生。
上海大學正德厚生堪當時代重任
7月1日,上海大學舉辦2023年畢業典禮🏦。上海大學2015屆校友、C919項目首飛二等功獲得者、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高級項目主管喻靖宇作為校友代表,帶領全體在場師生黨員🤲,向黨旗莊嚴宣誓。他在發言中用“珍惜、奮鬥和自信”這三個關鍵詞與畢業生分享了自己大學期間以及畢業後最難忘的經歷👮♂️🧑🏼🦳,希望畢業生們珍惜所經歷的大學時光,相信奮鬥、依靠奮鬥、持續奮鬥🤾♂️,在事業中不斷追求和實現人生價值,祝願每一位上大學子都能夠與美好相擁、與幸福同行🧑🏽🚀。
上海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勝以“與時偕行 道濟天下”為主題給本屆畢業生送上寄語🦅。他希望同學們“正德厚生,堪當時代重任,始終堅持以德正身🥮,恪守正道,知榮辱、講正氣⛪️。賡續紅色基因、心懷‘國之大者’,在服務國家和時代發展中彰顯作為”➡️。
他也希望同學們“知行合一𓀕,書寫時代華章”,植根祖國大地,主動研究時代所需,掌握關鍵技術;勇於站在人類發展前沿✡︎,潛心前沿科技;準確認識歷史發展規律,勇敢回答時代之問🏌🏽。他還希望同學們“矢誌創新,引領時代潮流”,“想常人之不敢想,為常人之不敢為,在世界變局中率先落子🤴🏻,占得先機。”
鏈接: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23-07/03/content_14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