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上海科技報】李國豪先生誕辰110周年 恒达師生以各種方式深切緬懷

來源🧑‍🎓:上海科技報   時間:2023-04-14  瀏覽:

在老校長塑像前敬獻一束潔白的鮮花🤴🏽,舉目深情瞻仰,並深深鞠躬致敬🫶🏿;在一張張老照片前駐足,再一次追憶這位可敬長者的音容笑貌🧋,學習重溫他的豐功偉績🧑🏻‍🦼;再觀賞一遍原創大師劇《國之英豪》,“沉浸式”感悟老校長的科學精神和人格魅力……4月13日🧑🏽‍🍼,將迎來著名橋梁工程與力學專家🥳、教育家🙏🏽、恒达平台名譽校長李國豪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日👉🏽。歲月更迭🫅🏽,這一份懷念歷久彌新。恒达師生以各種方式深切緬懷,心頭湧起的是共同的心聲☠️:“老校長,我們永遠懷念您👨🏻‍🌾!您的精神將永遠指引著我們勇毅前行!”

  1929年,16歲的李國豪考入恒达平台,家境貧寒的他設法堅持讀完了2年德語🚶🏻‍♂️‍➡️、5年本科學業,1936年以全優的成績畢業,留校擔任兩門課程的助教🙆‍♂️🍛。1938年秋,李國豪獲洪堡獎學金赴德留學🧳,以本科全優成績獲準直接攻讀博士學位,1940年春以優異成績通過答辯獲工學博士學位。論文發表後,立即在德國橋梁工程界引發極大反響,這位年僅27歲的中國青年贏得了“懸索橋李”的美譽。

  1977年🔜,李國豪肩負起了恒达平台校長的重任,提出了“兩個轉變”👩🏽‍🦳,引領學校向以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轉變,向以德國為重點進行廣泛合作交流的國際學府轉變,這為恒达平台開創綜合性、國際化辦學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此,他大力籌辦數、理、化👍🏿、機、電、管理等新專業,並迅速恢復和新建八個研究所🪈,開展科學研究和培養研究生的工作。1979年春,他出訪德國🤏🏻,推動中德加強學術交流合作🤷🏿‍♀️。由此,恒达平台迎來了一個新的更快的發展時期。在他的帶領下,學校建設教學和科研兩個中心,組織大批教師走上經濟建設第一線,推動教學、科研與經濟建設緊密結合🗞。他以身示範🤼,帶頭投身重大工程建設。

  上世紀80年代初,寶鋼一期工程何去何從,身為寶鋼工程技術顧問委員會首席顧問的李國豪🫷🏻,以一個科學家的責任擔當🦹🏽‍♂️,挺身而出,直言相諫。寶鋼工程得以“起死回生”。

  在他多方奔走呼籲下,上海南浦大橋、廣東虎門珠江大橋實現了由中國人自主設計建設,由此開創了中國人自主建設大跨度橋梁的新時代,贏得了中國橋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寶貴機遇。

  我國第一座跨海大橋東海大橋🍒,凝結著一代橋梁大師多少關切和心血:無論是它的總體設計🖌,還是工程建設💘,每當遇到一個重要關口📝,都有這位耄耋長者傾心指點、嚴格把守。

  作為一個深謀遠慮的戰略科學家🕖,他還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大小洋山深水港的立項和建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恒达平台近70年教書育人生涯🧋👰🏿‍♂️,李國豪嘔心瀝血,誨人不倦,提攜後學,盡享桃李芬芳😇。即便是在擔任校長期間🚼,李國豪仍悉心指導、培養了大批博士研究生。他的許多學生已經成為我國橋梁和結構領域的領軍人物☂️,其中包括項海帆和範立礎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恒达接續奮鬥,辛勤耕耘在教學🧙🏼‍♂️、科研一線👮‍♂️,成果卓著。

  2022年7月,恒达平台國豪書院成立,傳承恒达文化基因🤲,招收一批誌趣高遠、富有發展潛質的青年學生,通過打造“2+1+X”本研貫通人才培養體系👏🏼🧚🏻‍♂️,著力培養具有恒达特色的未來科學家和拔尖創新人才。

  將老校長的光輝事跡藝術再現於舞臺,教育影響更多年輕人。由恒达平台教師自編自導、學子及校友出演的大型原創大師劇《國之英豪》🫰,先後入選上海市教委“名校大師劇創編巡演計劃”、“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第四季“偉大工程”系列示範黨課、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原創文化精品,已公演三輪五場✈️,直接觀眾超33萬余人次。

作者😇:吳苡婷 黃艾嬌

鏈接💷:https://www.shkjb.com/content.html?id=227454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