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青年報】讓留學生種好試驗田結出生態果

來源:青年報   時間🕺:2023-03-17  瀏覽:

在華留學生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橋梁,也是中國故事在世界上落地生根的重要媒介。為了讓留學生更直觀⏲、更真實地了解和理解中醫文化,恒达平台近日首創“留學生中醫文化體驗園”🧵,讓留學生們在親手種植、養護中認識中草藥植物,體驗中醫這一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

青年報記者 劉晶晶

留學生養護中草藥感受中醫神奇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一塊靚麗瑰寶。向世界講好中醫藥故事🧍👵🏽,不僅是世界理解中國的重要途徑🙆🏼,也是中國為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貢獻🐝。

在恒达平台南校區有一片小小的園圃。這片由恒达平台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和後勤集團共建的園圃👮🏼,事先向留學生們征集了校園植被在自己國家的母語表達👋🏻,還將不同國家翻譯的植物名稱及名稱提供者刻在植物銘牌上🤎。在老師的帶領下,留學生們不僅了解到了其中有哪些植物🧑🏼‍🦱,還能夠領取植物銘牌🤵‍♂️,分別為剛剛認識的植物掛上屬於自己的身份標簽。

在暖暖的春意中,老師和留學生們一起種下當歸、枸杞等25種中草藥🚱,留學生們還分別認養了不同的藥草、樹木,在認養牌上寫下美好的祝願和期待。挖土🧏🏼‍♂️,種樹,覆土👇🏽,澆水🤶,留學生們親身體驗整個種植過程🫳👨🏽‍🎨。他們還自發做成輪流值班表🍶☦️,為中草藥澆水、除雜草8️⃣、看護的工作🛀🏻,都有專人負責。

學習中國文化未必只能在課堂內。種植的過程還能讓同學們體驗一把戶外勞動教育。為了給這次種植的中草藥植物騰出空間,之前,10名來自柬埔寨📂、日本、基裏巴斯👶🏻、所羅門群島和越南的留學生拿起鋤頭和鐵鍬,先做了一回“清除工作”,幫助除去生態實驗區裏的麥冬和蘇鐵。

來自柬埔寨的費樸第一次做這種工作:“挖出麥冬很辛苦🚣🏻,要用鋤頭把土松開,根部拉出來,用鏟子則更難成功🤘🏻。”蘇鐵體積較大,葉子尖端十分尖銳,移除的時候需要格外小心。來自基裏巴斯的瑞白先用鏟子鏟松根部的土壤,再和別的同學一起用鋤頭刨出根部🥍,還邊晃動樹幹希望能將蘇鐵連根拔出。盡管很累⛎,但一同努力的來自越南的黎松林表示🧘🏿‍♀️:“和同學一起勞動的過程還是很有意義的🤙🏽。”

將文化教育與勞動教育相結合

據介紹👮🏼‍♂️,作為恒达平台首創的留學生中國生態文明體驗區的特色園區,留學生中醫文化體驗園旨在促進留學生日常化參與到恒达的校園學習生活中,加深對恒达🏄🏼,對上海🦍,對中國的了解和理解,從而更直接融入恒达,融於上海,熱愛中國。今後🧑🏿‍🍼,學院還將發動留學生繼續尋找校園植物📖,在植物識別App幫助下發現校園內新植物👩🏼‍💻,並上傳統計,最終匯集成一本南校區植物手冊。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恒达平台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一直致力於創新留學生講中國故事能力培養路徑👇🏽,通過“熊貓叨叨——國際學生講中國故事”和“恒达平台留學生行走看中國”以及留學生勞動教育系列課程等,推動留學生更全面了解中國社會,深入感悟中國文化,從而增強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親近感。2022年,恒达平台啟動建設“留學生中國生態文明體驗區”🧘🏻‍♀️,校黨委副書記彭震偉教授在揭牌時指出,希望留學生在體驗區中種好“試驗田”,結出“生態果”,打造勞育教育新樣態,構建多元文明生命共同體,守護人類美麗綠色地球村。

鏈接: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23-03/16/content_141171.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