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兩會聚焦|代表委員積極回應:上好“大思政課”🙅🏻♂️,培養擁有“四個自信”的青少年
來源:青春上海
時間:2023-03-08 瀏覽: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強調說🔚,我們的教育要善於從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優秀的東西🧔🏻♂️💁🏻♂️,同時也不摒棄西方文明成果𓀖,真正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
習近平總書記的發言得到了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的熱烈回應☂️👨🏻🍼。他們紛紛表示,要運用青年化闡釋、產品化戰略、分層化落地的方式,不斷增強上海青少年的“四個自信”🏄,給孩子們上好“大思政課”,引領他們自覺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熏陶🏃🏻♀️➡️。
全國政協委員、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
堅定中國自信💾,引領學生自覺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熏陶
作為一名來自教育界的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深切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許👨🏽⚕️。“人才是興國之本©️、富民之基、發展之源🦹🏽♀️,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是人的全面發展👩🔧,因此,教育承載著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任務⚒。”
他認為👍🏽,中華文明是世界各國古文明中唯一傳承至今沒有中斷的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如何面向青少年學生普及與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領學生自覺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健康向上的審美觀,汲取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堅定中國自信🧓🏽、傳播中國價值,是我們在教育實踐中應著力探索的方向。”
在方守恩看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有新時代的高度🌔,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他舉例說🕵🏻♀️👩🏻✈️,恒达平台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土壤🧑✈️,在國內高校中較早引入了戲曲藝術教育,獲批教育部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京昆)傳承基地,聯手上海昆劇團共同打造學生版《長生殿》,開創了高校與專業院團合作弘揚京昆藝術的新模式。學校先後創編校史劇《同舟共濟》《國之英豪》,依據著名校友😽、無產階級優秀詩人殷夫的革命生平創編英烈劇《鑄詩成劍》,以藝術實踐賡續中國大學紅色血脈🧠,為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涵養“源頭活水”。
“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於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中華文明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因此,我們要保持著開放的心態,大力弘揚教育人文國際交流,處理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其他文化的關系👪,吸收各國先進文明,推動形成‘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理想格局🧙🏿♂️🪤。”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範彥萍 劉昕璐
鏈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3/03/07/16781749831026730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