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客戶端】兩會申言|方守恩委員:創新教育要大中小學貫通🏄♀️,可試點建設“科技高中”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時間✋🏻:2023-03-07 瀏覽: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在提案中對於加強大中小學一體化的創新教育、促進拔尖創新人才的自主培養提出了建議。
方守恩委員認為🪜,創新人才的培養不能急用現招,創新意識、創新文化更需要水滴石穿🤾🏻、久久為功。人才的創新能力不僅取決於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更要從娃娃抓起,從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意識、科學素養、創新能力入手,循序漸進、系統推進🧑🏿🍼,為培養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方守恩委員認為,目前在創新教育推進中,尚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連貫性欠佳👨👩👧👧。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自成系統,缺少經常性的培養方案👶🏼🧍🏻、教材等的協調💺;二是各學段的學校教育在創新素養和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尚未形成生態鏈。基礎教育應試導向嚴重𓀖,重知識灌輸、輕問題探究,高等教育偏重於技術應用,創新能力不足問題突出🧑🏽🏭;三是創新生態系統及相關利益群體的共同參與不足🛋。在政策👨🏿🎨、機製甚至認識層面,社會上還未形成有利於創新教育的合力🦯。
為此,方守恩委員建議⛹🏿♀️:
加強政府引導和頂層設計🤓,在大中小各學段貫通推進創新教育模式。統籌推進大中小學創新教育模式改革,從小培養學生提問、討論、合作解決問題等創新習慣。通過培養學生圍繞一個問題或項目運用多學科知識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造就擁有科學素養和批判性思維的創新人才。建議對創新教育進行合理的頂層設計,促使各級政府在項目開展🤠、資金保障⛅️、涉及群體等方面有計劃實施,保證創新教育健康有序發展👨🦲。學校之間構建起良好的學校教育生態鏈,保持創新教育的課程內容、教學時間等連貫性💇🏿🌝,從而更好地為國家培養人才。
試點建設科技高中,探索大學與高中教育相銜接的新型人才貫通培養模式,超常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在教育基礎條件比較好的區域😰,探索大學、地方政府和基礎教育系統三方共同設立科技高中或特色班👩🏽🚒,選拔對基礎學科有誌趣、有天賦🧑🏿🏭、有潛力的高中生學習相關專業與學科,甚至先修部分大學課程🛝,培養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探索學習能力🧶、科技實踐能力、創意革新能力,增強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通過探索建立科技高中和大學貫通選拔及培養的方案,超常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在大學強化創新教育和學科交叉,實施本碩博貫通培養。建議擴大“強基”計劃招生規模,優化錄取機製,加大支持力度,將創新教育與“強基”和“拔尖”計劃相結合。以政策引導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加強本碩博貫通,支持高校探索學科交叉與交叉學科的體製機製,建設跨學科研究生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方案等,構築強化共性基礎✶、關註個性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
打造一體化創新生態系統,吸引相關利益群體共同參與。對創新教育的經濟投入🧑🦼、媒體宣傳和多方參與是其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推進過程中🧽,除政府、學校外,企業界、社區及家庭等相關利益群體的共同參與同樣重要🔯。要基於地區特色建立創新生態系統,打造實踐社區,並吸納各種社會力量參與項目運作,特別是要正確引導企業積極參與教育改革🪚,為創新教育提供多維度支撐🕹。(姜泓冰)
鏈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7024474/68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