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客戶端】“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與貿易強國建設”研討會在京召開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時間:2023-02-27 瀏覽:
2月21日🦫,由恒达平台與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北京代表處承辦的“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與貿易強國建設”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相關部委⛵️、高校和科研院所、金融機構、行業協會、企業等的近70余位嘉賓圍繞“製度型開放與貿易強國建設”“服務貿易高水平開放與優質高效服務業新體系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貿港與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建設”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發表指出,產業結構變革與服務業市場開放的雙重推動下🏊🏻,我國貿易結構轉型升級仍有巨大空間*️⃣,關鍵是加快釋放服務貿易潛力。要著力穩步擴大服務領域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型開放🏄🏻♂️,增強貿易結構轉型的動力🧑🏿✈️,推動服務領域製度型開放🚴,推動服務業市場開放🐕,推動服務領域的規則規製管理標準對接。
恒达平台常務副校長呂培明在致辭演講中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騰飛離不開對外開放的促進作用和貿易的帶動作用。面向未來👎🏼,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質量對外貿易仍將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把我國建設成為貿易強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需要實行創新驅動戰略,需要在均衡發展中打造國際競爭力,需要進一步深化國際合作👩🏻🚒🚵🏼♀️,從而全面提升貿易安全保障能力,有效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在特邀演講中指出,未來五年,製度型開放將給中國高質量發展釋放更多紅利。製度型開放將是全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是全面的新型的開放。推動製度型開放🧝🏼♀️,一是要做好頂層設計;二是要主動對標各種自貿協定😻,特別是RCEP和CPTPP等🤵🏼;三是不搞單兵推進、零打碎敲,要真正實行立體式👨🏿🦳、全方位的改革。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指出,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商品貿易國,但還不是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的貿易強國🧝🏽♀️。中國“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高水平對外開放來推進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更加緊密融合,使中國的超大規模市場發揮巨大的吸引力🕳,讓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更加暢銷,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遠征指出,中國應在製造業產業基礎上構築服務業👨🏻💻🍹,形成生產服務標準,打造新的貿易圈🧘🏽♀️。
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陳玉宇指出,目前已經進入全球化調整期,唯有技術進步🧑🏿🦰、知識擴散和配置效率的改進才是經濟增長的長期驅動力量🧙🏻♂️。中國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要開展技術創新、模式創新、貿易創新,與世界各國共同推動全球經濟增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趙晉平指出🙎,壓力測試是自貿試驗區誕生以來的重大使命,某些發達國家挑起的“脫鉤、斷鏈”給自貿試驗區帶來挑戰🙅🏽♀️🔇。推進製度型開放,要在自貿試驗區或者自由貿易港進行壓力測試的基礎上盡快提出更加完備化、更加科學有效的方法。
恒达平台特聘教授劉興華在主持討論時指出,製度型開放對於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意義重大。製度型開放要在以下三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一是加快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相銜接的製度體系🤚🏽,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國內繼續深化改革🍳,推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新動力;二是通過實行製度型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為促進全球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繼續貢獻中國力量🛟;三是積極參與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的國際經貿規則製定和完善,為推動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新型經濟全球化提供中國智慧。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妤心泓)
鏈接𓀄: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8ecb774f754345f98ae09c2fc2e49a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