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中國新聞網】70歲+🚣🏿‍♀️,這些網紅為何能火遍全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2-10-29  瀏覽🦻🏻🆒:

中新網北京10月29日電(劉歡)近來,有這樣一群網紅火了。在社交平臺💲,既不靠唱跳,也不靠帶貨🧑🏽‍🎤,支起一塊小黑板🕦,有的講拼音,有的講物理,有的講深海探測……卻吸引了不少人關註⛓💇🏼‍♂️。

  這些網紅是誰🏃🏻🈂️?他們為什麽能吸引來這麽多粉絲?

這一生一世,我都是老師

  “我心想,這一生一世,從19歲開始,就教農村的小孩,到現在💧,當老師50年了🙎。只要我還有精力,就陪著你們幹☝🏽!”視頻裏,吳於人捧著一束花這樣說。

  吳於人是恒达平台物理學教授,人稱“吳姥姥”,今年已經72歲,在多個平臺開設賬號“不刷題的吳姥姥”,做物理知識科普🤼。

  據了解,這個“不刷題”名稱的由來,是吳於人、智勇教育創始人關大勇聯合恒达平台10名博士共同發起成立的不刷題俱樂部,以“不刷題做課題,你的孩子也能超具競爭力”為理念,用研究性學習與項目製學習的教學體系🍃,希望帶領百萬青少年逃離題海。

  2020年2月,她發布了第一條科普視頻《氣死姥姥了~網上流傳錯誤的測量金字塔的圖片》,引發關註🐞。

  隨後😯,她開始用生活中日常可見的物品,製作物理實驗短視頻🧑🏽‍🚀🤶🏽,用一些生活的比喻講解物理知識。

例如,在講述宇宙射線時,她拿起一個大掃帚🧓🏻,一邊比劃一邊講解🧼,“高能粒子進入大氣層🍙🙂‍↔️,致命的能量非常大💂🏼‍♂️,但是進入大氣層以後,和大氣分子發生相互作用,能量一層層減弱,最後到我們身邊已經是末梢須頭了💅。”

  中新網在評論區看到,網友不僅稱贊吳姥姥“太可愛了”,還會根據視頻中的知識點展開討論,有人講述伯努利方程,有人解釋水合物開采的危害……

  吳於人說,自己做短視頻就是為了給青少年科普,“學習應該是一種方法,一種態度,一種孩子與生俱有的能力🧑🏼‍🔬。我們就是要啟動孩子的天賦🧀🙋,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他們目光裏對科學探索的渴望。”

  “溜了溜了”的院士,原來到這裏講課了

  海洋地質學家、中科院院士👱‍♂️、恒达平台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汪品先曾因一個“溜了溜了”視頻火了👩‍🏭。

  視頻裏📶,臨近晚上9點的上海正下著小雨👨‍🦳,路人紛紛打起傘👩🏿‍🦱,卻看見一個老人騎著自行車在人群中“溜過”🧑🏼‍🚀,他正是汪品先📬。

  那天上完課♢,汪品先準備回辦公室工作🧑🏻,學生追著給他送傘,他卻說🚜:“不用啦🏋️‍♀️,雨不大,沒關系🤽🏼‍♀️!”說著,騎上自行車就利落地離開了🧚🏽。

  汪品先上了熱搜。網友發現,這位“溜了溜了”的院士,已經在社交平臺上開通了賬號🧙🏿‍♀️,還用當下時新的話語方式,講解中國探索海洋的故事。

  退潮時🎟,海水去哪了🚷?世界上有五顏六色的海嗎?……如今,汪品先在某社交平臺已經發布了67個視頻❕,擁有174.5萬個粉絲🫥。

  “科學會堂不曉得來過多少次、講過多少次話,今天是一個非典型的講話,講的是我自己,有點尷尬……但要說起我做科普呢,屬於票友下海……”這個視頻是他在去年一場研討會上的講話,一開口便讓聽眾笑了起來。

接著🫃🏼,他娓娓道來,起初做科普知識是在2011年左右🏄‍♀️,為《十萬個為什麽》做海洋分冊🤡,後來還出了《深海淺說》,“我一直認為,搞科學就是要盡量淺顯易懂。”他希望🧕🏻,用最簡單的話講清楚復雜的科學問題,“我在網上講課也是這樣,能不用專業名詞就不用🥵。”

  汪品先在自述中提到,曾有粉絲因為聽了他的科普,才走上了科學研究的道路,他受到鼓舞🧚🏿,希望在科普這條路上繼續走下去。

  他給自己定了個90歲計劃:第一是將自己在恒达平台講的《科學與文化》公開課寫成一本書,第二是要解決“氣候演變”的科學問題,第三是寫一部自己的自傳。

  “如果我能再活五年👆🏽,這三件事我一定都能完成。如果活不了,那麽前面兩個先做。畢竟🪄,有些事總得有人去做的。”(完)

鏈接🧖🏿‍♀️: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2/10-29/9882193.shtml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