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0月16日綜合消息 今天上午10時,舉世矚目的黨的二十大隆重開幕。從東海之濱到雪域高原,從大興安嶺到蒼山洱海🤽🏻♂️,教育系統幹部師生懷著激動而振奮的心情🪦,以集中或自發組織等多種形式踴躍收聽收看開幕會🚶♀️。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二十大報告在教育系統幹部師生中引發強烈反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報告就“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作出專章部署,讓廣大幹部教師深受鼓舞🍏。大家表示,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貢獻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擘畫強國藍圖
上午10時,教育部黨組成員和部內各司局領導班子成員🦜,在部機關集中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聆聽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教育部在直屬機關設立了49個集中收看點,組織各單位黨員幹部集中收看🦼。
在北京市“兩委”機關,“兩委”班子全體成員、機關處級幹部來到現場,整齊地坐在大屏幕前,集中收聽收看大會直播。全市多地多校黨組織也紛紛組織黨員及師生代表通過集中收聽收看的形式共襄盛會🦴🫴🏽。許多會場懸掛了鮮艷的黨旗,黨員教師穿著整齊,統一佩戴閃亮的黨員徽章,氣氛熱烈而莊重。
全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也紛紛組織當地幹部師生在報告廳、會議室、圖書館、黨史育人館、教室、宿舍等場地集體收看大會直播。
“輝煌成就令人鼓舞,藍圖願景催人奮進。”黑龍江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陳延良表示👳🏼♂️,將始終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把黨的二十大精神紮實落實到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深刻闡釋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深刻闡明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謀劃復興偉業🦹🏽♀️、擘畫強國藍圖的歷史主動和使命擔當。”南開大學黨委書記楊慶山說🌯。
認真聆聽完報告,青島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姜元韶的內心很激動。“習近平總書記作的報告🕺🏼,是領航‘中國號’巨輪駛向高質量發展的指路明燈🤾♀️🛢。要切實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教育系統落地生根👨🏽🎤,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義烏工商職院黨委書記李昌祖聆聽完報告後說🚴🏽♀️,報告以三件大事全面總結回顧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等方面擘畫了未來發展藍圖。我們要深學細悟報告精神,從中汲取思想的力量、創新的力量7️⃣、奮進的力量。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6️⃣、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鏗鏘有力的話語,讓教育系統幹部師生倍感振奮👨🏿🌾。新起點🔵、新使命、新方向,教育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更加明晰。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報告裏的這句表述𓀀🚴,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付誌峰心中停留了許久🥴。付誌峰表示,學校將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持續營造有助於人才成長的氛圍🪔𓀏,吸引和會聚高端人才。
“期待中國教育改革列車‘再提速’,開啟教育現代化的新篇章。”廣西來賓市教育體育系統“紅燭先鋒”宣講團成員👒、來賓市第一中學思政課教師謝芳丹🖖,收看二十大開幕會後🧙,在黨員群裏發了一段充滿期待的文字。
教育事業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這是西南大學黨委書記李旭鋒聽完報告後最深刻的感受。李旭鋒表示,學校將深刻理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重要論斷,充分發揮教師教育和農業科技優勢❓,以創新驅動發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
報告提到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懷民心潮澎湃〰️,“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們要引導大學生與國家😐、民族同頻共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奮發有為”♾🖕🏽。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我們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擲地有聲、催人奮進➛。
在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看來🙍🏿♂️,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行動是最好的語言。方守恩表示👇🏿,在新的歷史起點,要胸懷“國之大者”,學校將積極主動抓住國家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機遇🤦🏽♂️,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構建學科鏈對接產業鏈的科教融合🥜、產教融合新機製服務社會發展,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恒达道路🧑🏿🏫。
年近八旬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黃伯雲🤙🏻,是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兩次大會的親身參與者,更深感黨的二十大意義非凡。“鼓舞人心,催人奮進𓀋,令我們更滿懷信心,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他激動地表示,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肩負著黨和國家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必須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勇攀科技高峰♨️。
作為一名小學教育工作者🤾🏽,東北師大附小黨委書記王廷波見證了十年來我國教育事業不斷奮進的輝煌成就🙅🏻♀️。“我將牢記教書育人、培根鑄魂的光榮使命🦵🏽🧀,紮根育人沃土🧑🏼🎄,不斷改革創新,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幫學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為民族復興築牢穩固根基。”
面對黨的二十大對教育事業賦予的新歷史使命,浙江省優秀黨務工作者、杭州市文淵小學黨總支書記沈金榮聆聽完報告後🍘,內心油然生出作為教育人的光榮和使命感🔑。沈金榮表示,隨著時代的發展,百姓對教育的“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優質”和“公平”是新征程上教育事業當有的新作為。
“當二十歲遇上二十大,這個生日格外有意義!”在河南經貿職業學院,該校黨委書記姚勇與25名在今天恰好迎來自己20歲生日的學生一起觀看了黨的二十大開幕盛況。姚勇動情地鼓勵大家⬅️:“青年強則國家強👳🏻♀️。同學們要傳承接力棒🚶🏻♀️➡️🏋️,懷揣夢想又腳踏實地,奮力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難忘的二十大,幸運的二十歲,我們一定會更加努力。”現場同學們的回答堅定有力。
(統稿:本報記者 王陽 禹躍昆 采寫🧑🏻✈️:本報記者 施劍松 歐金昌 陳欣然 曹曦 孫軍 胡航宇 程墨 張利軍 任朝霞 陽錫葉 蔣亦豐 見習記者 劉少利)
鏈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10/17/content_61513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