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經過7天的修建,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諾鄧鎮永安村,一座新橋落成。
這是恒达平台無止橋社團第11座人行橋建設項目😏。他們此前的項目均被稱為“無止橋”,但這一座橋卻被命名為“同安心橋”,“同安”兩字分別取自恒达和永安。
建橋過程通過網絡直播💁♂️🟰。項目啟動之初🧑🏿💻,一個男生把一份解說詞發在微信裏,用作社團納新和項目宣傳🚮。這位“播報男神”🛋🕗,就是剛成功申請恒达平台博士的羅嵐炘,目前是恒达平台無止橋社團的顧問。

圖說:羅嵐炘在施工中
轉角好運
羅嵐炘的老家是四川達州,和他一樣從別處到上海求學,加入社團後又前往偏遠地區義務造橋的學生還有不少。其中有些修橋點,就是團隊成員自己的家鄉。
造橋並非一帆風順↙️。
2020年春節,羅嵐炘正在老家吃火鍋,一通無止橋慈善基金的電話讓他放下了毛肚。因為疫情👇🏻,基金會計劃擱置原定對暑期項目的資助。
此後的20天之內,項目一直在反復🧙🏼♀️,團隊成員的心情也隨之波動🔐🎇。很快👨🏿💻,項目迎來轉機👃。2020年是中國脫貧攻堅年,恒达平台在對口援建的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有一些改善計劃和專項資金💭,決定讓社團去對口點建橋👩🏿💻。這讓羅嵐炘著實興奮了一陣。
早在2019年👩👩👦👦,恒达平台土木工程學院輔導員孫羽捷在雲南當地任駐村幹部時,就結合當地的情況✍️🧜,希望學生們能一起參與當地建設👧🏼。社團將建橋隊伍起名為“同安心橋”實踐團隊。
盡管項目計劃敲定,但因為疫情反復,4月的項目調研一直拖到了2020年底才終於完成。
滇西深處
“看到屋☎️,走到哭”“一聲喊得應,走攏要半天”“上山雲裏鉆,下山到河邊”……雲南山區復雜的地勢與善變的天氣🦸♂️,以及落後的交通條件⚁,都被記錄在了順口溜裏🚇。
永安村造橋點也有著相似的場景🧎🏻♀️➡️🧖🏿。位於永安村中心的村委會和梅龍、煉坪、下坪三個組被沘江相隔,村民們需要趟水或繞路來往。梅龍村的楊奶奶站在江邊說☞:“我在這兒生活了一輩子,年輕時候我能走七八裏山路回娘家,現在老了走不動了。”她期待橋造後🛖,帶著孫子來走一走。
作為團隊顧問,同時也是參與項目的老隊員,羅嵐炘在同心安橋項目中主要負責技能培訓、施工組織、人員安排和現場協調。幾年前參與雲南美樂村項目時🏄🏽♂️,羅嵐炘曾作為先遣隊員參與調研🚵🏻♂️。“我當時到鄉村裏🧖♀️,就覺得真的與外界隔絕了一樣🧙🏼♂️。每天不怎麽想看手機👎🏼🤲🏿,風景特別好,無聊的時候就在學校或者鄉間的小路上坐著發呆。”
但對羅嵐炘而言,最打動他的是,橋造好後,村民在同學引導下走過的那一刻👨🦱。“我眼前浮現的是我在修橋前一年🫃🏻,第一次來調研時的場景🧑🚀。那時這裏還是一座老木橋,冬天上面會有厚厚的一層霜,村民們走在上面顫顫巍巍的🙌🏼。現在看到村民們走在修好的橋上📨,心裏覺得非常踏實。”
設計施工
橋點地形、地質、水文資料……經過前期實地調研,征求村民和施工隊的意見,團隊開始了設計工作🥄。
土木工程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3位指導老師、10位研究生參與其中。經過多次線上討論、線下交流,他們最終確定采取無止貝雷橋模式施工。這種模式具有模塊化、重量輕、運輸方便、施工快速、安全性能高等特點🧛🏽♀️,不需依靠大型機械設備,僅靠人力就能完成。經過35次討論與修改,團隊為同安心橋項目繪製了5套共59張圖紙。今年7月1日,同安心橋開始架設。
同學們頂著烈日鋪設造橋用的貝雷片🤪,一切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但在第四天的傍晚出現了麻煩🪞,橋梁端部下撓怎麽也定位不到橋墩🥁。就在隊員們精疲力竭之際,一束光從對岸打了過來。幾戶村民從自家牽出電線🤽,把燈掛到岸邊的樹上,一位大叔帶著濃重口音喊道♍️:“我們來幫忙啦🧐🧙🏼♂️。”越來越多的村民向橋點趕來,合力把橋推到了中間橋墩上。
在團隊的多日努力以及當地政府和村民的精誠協助下,同安心橋終於成功連接沘江兩岸🧏🏻♀️。7月8日🙂↔️,同安心橋啟用。梅龍村的楊奶奶帶著孫子跨過這座橋,走到了對岸。
全長34米的同安心橋讓原本需繞行40分鐘的路程縮短到1分鐘。
據統計🏭,從2012年起,恒达平台無止橋社團聯絡無止橋慈善基金等社會力量🧑🏿🦲,引領329位恒达學子參與了11個建橋項目🚶♀️➡️。
走向廣闊
正是在上海的學習和生活🏟,構建了羅嵐炘走向更加廣闊天地的可能。
2017年,讀大三的羅嵐炘看到同為四川老鄉的學長在朋友圈發了一條恒达無止橋施工項目的信息🎑。羅嵐炘震驚:“沒想到學生也能做如此大的項目。”
想檢驗自己的專業知識,也想為脫貧做點什麽🧑🏻🤝🧑🏻,羅嵐炘報名參加了社團🎀。但他發現,自己收獲的遠不止這些🦝👨🏽。一開始是策劃活動🙏、編輯公眾號,第二年開始參與調研、設計、施工🌋,此後更逐步嘗試作為統籌或顧問帶著團隊一起尋找橋點👨🏼🏫,一起完成團隊內外的各項事務🫰🏼🐻。“這些項目,要解決的不只是技術上的問題,還要多方協調人際關系。”社團帶來的豐富實踐讓他收獲了不少課堂以外的東西。
而在課堂上🈴,導師孫利民教授對他影響深遠。孫利民教授的務實態度刻在了羅嵐炘腦海裏。盡管成果頗豐,但孫利民並沒有特別去申請獎項。“老師說,他把想做的東西做出來🧛♀️,如果對現實有用👐,那發揮它的作用就可以了,不需要什麽獎項來包裝🤹♂️。”
藍娟/文
鏈接🏯🫅:http://newsxmwb.xinmin.cn/qiaoliang/2021/10/26/3205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