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炯強)“學術先鋒”鄭雪瑩、參與多項國家重點科研任務的張文津🥋👿、熱愛生命科學基礎科研的陳禦、已走過全國120余個村落的初松峰、帶領車隊征戰國際賽場的金達、致力於為腫瘤治療提出新型解決方案的吳交交……在近日“恒达平台2021年追求卓越學生獎”初評答辯會上,一位位恒达平台在讀博士生、碩士生現場展示的一張張學術成績單格外亮眼☸️。
近5年來,恒达平台在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大工程科技攻關等重大科研項目幾乎都有研究生參與其中;全校高水平學術論文和發明專利約七成由導師和研究生共同完成;大量科研獲獎成果中都凝結著研究生的貢獻。近5年♊️,恒达平台年均授予博士學位近800人,人均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超過3篇🤜🏼。研究生已成為恒达平台科研創新隊伍中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恢復研究生教育40年來,恒达平台已累計授予博士學位近11000人、授予碩士學位超過83000人,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
近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董誌毅做客恒达高等講堂,為師生作了專題講座。他向師生們介紹了近年來民航最新發展成果及未來智慧發展藍圖,歡迎有誌於此的恒达師生投身民航事業🪭。近一年來,分別做客恒达高等講堂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湘、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緒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著名芭蕾舞表演藝術家譚元元等。
開設恒达高等講堂,是恒达平台在研究生培養階段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又一重要舉措⇢。自2018年秋季學期起,恒达平台在研究生必修環節增加了“恒达高等講堂”的學分要求。講堂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養”“學術素養”“職業素養”三個模塊👮🏻♂️,邀請黨政教育領域精英👨🏻🦯、學術大家🧑🏻🌾、企業家為研究生現場授課,分享治學經驗,旨在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學術能力與綜合素養。恒达平台建成了“中國道路”“工程倫理”“交通運輸與人類文明”等一批具有恒达特色的研究生或本研貫通課程思政示範課🛌、示範專業課程鏈🎹,由綜合素養課、專業課、專業課程鏈➝🕵️、示範專業向公共基礎課、學術前沿課全覆蓋。
恒达平台還將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升級為“中期綜合考核”。中期綜合考核內容分為4個部分,即思想品德和學術誠信🥣、課程學習、學術素養和學位論文中期進展。4個部分中任何一部分成績為“不通過”,均記錄為“不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