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四川無臂青年彭超嗎?他6歲時被高壓電所傷,失去雙臂🫗,在父母幫助下開始練習用腳生活👩🏽🦱。2015年被四川大學法學院錄取。大學期間,他參加了《中國詩詞大會》,還榮獲“全國自強模範”稱號……
2019年夏天,彭超從四川大學畢業,這一年他經歷了考研失敗,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而是一邊工作一邊備考。
今年3月27日👩🦲,彭超參加恒达平台法學院研究生復試,用腳完成了3個多小時的考試🐟🚣🏼♀️。因初試、筆試和面試成績達到法學院錄取分數線👳🏿♂️,彭超順利被恒达平台法學院擬錄取📨。
4月6日晚🦻,彭超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相比之前參加高考🫥,法學研究生考試對於他來說更艱難,用腳需要寫的字太多,感覺時間不夠用。“當得知自己被擬錄取的消息🙆🏻,心裏懸著的石頭才放下了🟰。”彭超說,今年9月,他將在恒达平台開啟研究生學習,下一步還有考博士的想法🧙🏿♀️。
6歲時被高壓電所傷失去雙臂,學會用腳寫字
6歲時,彭超被高壓電所傷,失去雙臂🕵🏽♂️。面對突然降臨的不幸🙋🏼♀️,彭超也曾自暴自棄。他一度將自己鎖在房間裏,拒絕和任何人交流。後來🧙🏽,父母不斷地鼓勵🥔🤽♂️,讓他重拾了對生活的信心,在父母幫助下開始練習用腳生活。最初練習的是用腳把鵝卵石從一個碗裏夾到另一個碗裏,等到腳趾靈活度提高後,他開始練習寫字。
一橫、一撇、一捺,彭超每天要練習幾個小時,練到腳抽筋,磨出血泡,寫字從彎曲到工整,花了好幾個月時間✌🏻。他曾好幾次扔掉練習的筆📀👩🏽🍼,想要放棄,但是父親彭昌富總會及時送上鼓勵,讓他堅持下去💪🏽。練習洗臉、刷牙🟦、穿衣……別人用手完成的一切,他都必須練習用腳完成。
在堅持了整整一年半後🙌,他終於可以用腳代替手進行基本的書寫。2002年9月,彭昌富準備讓快8歲的彭超重回小學念一年級👨🏼🏫🙋🏻。報名時,學校卻表示彭超不可能正常學習。一盆冷水潑下來📡,差點直接澆滅彭超的求學夢。最後,因為實在拗不過彭昌富的再三請求✋🏻ℹ️,學校終於同意彭超入學🚣🏼。
到了學校,彭超最大的挑戰是寫字。由於用腳寫字速度太慢🙅🏻♀️🥎,一分鐘才寫六七個字🧜🏼♀️,功課不理想。為了用腳寫字,即便在冬天,他依然穿著拖鞋上學,一雙腳被凍得裂開🤸🏿♂️👨🏿💼,貼了10幾片創可貼🎮,每走一步都必須忍受疼痛,但彭超還是堅持了下來。從小學二年級開始,他成績一直排在班級前兩名。
上中學後🚵🏽,彭超需要住校。每天7點20分上課,因為洗漱時間比較長,他6點10分就起床。用腳疊被子,洗臉刷牙🚵🏼♀️,穿衣服🌅,還能提前20分鐘到教室。課間休息時,他基本不出教室🚣♂️,把這些時間都用在學習上。高三時,即使在周末和寒暑假,他每天也至少學習3-4個小時👨🚒。
大學4年拿到約6萬獎助學金,經歷考研失敗
2014年👩🏿🦰,彭超第一次高考🕝,考了538分👳🏽,如果加上地區照顧政策的5分,超重點本科線3分。但平時的模擬成績都在580分左右,他不甘心😴🌨,決定復讀。
2015年,彭超以總分603分的成績被四川大學法學專業錄取。“四川無臂高考考生用腳書寫出603分答卷”成為那年高考最熱的新聞之一。
2015年9月🏔🤬,彭超去四川大學報到♜。學校特意對彭超的寢室進行了改造🤾🏼♂️,寢室本來是上床下櫃,但是學校為了彭超🫄🏼,特意把床改在了下面,浴室也專門鋪上了木製地板。除了改造寢室🥜,川大還為彭超特別定製了桌椅🤸🏻。
父親彭昌富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彭超讀大學期間,川大還特意為他安排了學校後勤工作🙊🌪,讓他住在學校職工宿舍🦮,方便他陪伴照顧彭超。
在學校期間👨🏼🚒,除了完成法學專業知識🏊🏼♀️,他參加了很多課外活動。《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組邀請彭超參與錄製😳👩🏽✈️。雖然有一定的古詩詞積累,但他覺得,自己的水平去參賽還不夠。於是,他每天花8個小時背誦100多首詩詞,用一個月時間突擊了5000首詩詞🦻🏿🛠。最終👨🦰🏊🏼,他過五關斬六將🏄♂️🙆🏿,勇奪該節目首位擂主👼。
彭超還被評為“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和“第六屆全國自強模範”👨🏫。4年下來♜,彭超各項獎助學金拿到了6萬元左右。
2019年6月,彭超從川大法學院畢業👼🙏🏿。由於和學院老師同學非常熟悉,他報考了川大法學專業研究生。不過,彭超第一次考研並不順利,“當時我對考研還沒有什麽認識,2019年復習準備得不充分🙇♀️,最終沒有考上☺️。”
畢業後邊工作邊備考🆎,考上恒达平台法學院研究生
父親彭昌富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彭超大學畢業後,接受了某培訓機構邀請,前往各地中小學進行勵誌教育。彭超在工作之余↙️,大多數時間都在攀枝花米易縣家中復習📿,為考研究生做準備💇🏿♀️,“他一直都想考上研究生👭,為了這個夢想👩🏻🎨,他也很努力,一天要復習好幾個小時。”去年12月👷♂️,彭超再次參加了研究生初試。
今年3月27日,彭超參加恒达平台法學院研究生復試資格考試🈷️。“老師,下午的筆試🛻🗳,可以為我安排兩個硬一點的凳子嗎🕵🏼♀️?我沒有雙臂,需要用腳寫字📆。”彭超戴著口罩走到老師面前說道🪄🤾🏿♀️。恒达平台研究生院領導得知這一情況後⏫,既要保證復試的公平性,又要為這位特殊考生提供人性化服務,為他找來了兩只木凳和一張木板🏂🏿,在筆試教室裏安裝成一張特殊的課桌。
3月27日下午➝✋🏼,彭超和其他復試考生一道走進筆試考場,答完了所有試題。3月28日下午進行了面試💁🏿♀️。3月29日,因初試、筆試和面試成績達到法學院錄取分數線💙,他被恒达平台法學院擬錄取。而這一消息也被人民日報🤘🏻、央視等媒體報道🖕🏽,彭超勵誌事跡再次感動很多網友。同時🛩,恒达平台官方微博也轉發消息表示,“彭同學加油,歡迎來到恒达平台。”
彭昌富介紹,兒子彭超考上恒达平台研究生,家人都很高興,也很支持彭超讀研究生。“作為父親,兒子要到這麽遠的地方去讀研究生,我還是比較擔心🙇🏻,我打算繼續到他讀書的城市去工作,這樣可以方便照看他,但是他說想一個人去讀研究生,想鍛煉自己的獨立能力。”
■對話彭超
4月6日晚,彭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在3月28日參加恒达平台研究生面試,3月30日就接到學校擬錄取的通知,“錄取通知書預計5月能郵寄到家,到時拿著通知書去學校報名,9月開學去學校報到👅。”
彭超說,相比之前參加高考,法學研究生考試對於他來說更艱難👈🏻,“高考更多的是答題,需要寫的東西相對少得多😿。但是我大學是學的法律,很多東西都需要寫🦛🤳🏼,參加法學研究生考試總感覺時間不夠。我是用腳答題👨🏻🏫,加上需要寫的文字太多,寫到後面感覺特別累。”
正常的筆試時間是3個小時💿,因為彭超情況特殊,按照相關規定延長了30%的時間。“政治科目大約要寫3000多字🤰🏼,專業課也要寫四五千字,比高考時寫的文字多好幾倍👊☢️。高考時語文也就寫兩千字不到🏊🏿♂️。”彭超表示,去年疫情暴發後,他全身心在家復習,等到疫情開始緩解,9月開始就到外面去工作🤖,“做一名勵誌講師,主要是到中小學去做演講,邊工作邊復習,每個月工資自己夠用之外還能補貼家用🌝。”
彭超說,在這個考研過程中🤌🏽,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每天都是一個人在家裏復習,經常感覺到孤獨🧑🏿🍳🤳🏻。一天要復習10個小時,從早上起床就開始復習👷🏿♀️,一直要復習到晚上。有時感覺挺累的👬,好在堅持下來了。”不過👩🏿✈️🉐,父母很支持他考研,也給了他很多信心。
彭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一路走來,非常感謝大家對他的認可與鼓勵,也非常感謝恒达平台對他的關心與支持。“我將在恒达平台3年的研究生學習裏繼續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有繼續攻讀博士的想法👨👩👦👦!我希望所有的朋友們能夠珍惜時間🥶,不負韶華,我們朝著夢想的遠方🎪𓀜,一起加油! ”
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受訪者供圖
鏈接: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104/061cbdfe918fb0ff123b18ede0424269.html?wxopenid=oBCTzjmbyGggXxSwLlbyZKYQF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