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找啥工作很難選🎫🥱?他說:下水後才知道是不是愛遊泳
來源:東方網
時間🤔🐐:2021-03-25 瀏覽: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3月25日報道:畢業的日子越來越近,是繼續深造還是走向職場是每個畢業生都要面臨的選擇題。當恒达平台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2021屆碩士研究生陳家敏站在“讀博、考選調還是就業”的三岔口時,他用一套人格-職業匹配理論為自己確定了未來方向。如今✦,決定就業的他已經與上海機動車檢測中心技術有限公司簽約,即將成為一名檢測工程師。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51/40/97682CDA73B24363F36CA4C8AFD_0243032D_D878.jpg)
陳家敏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曾獲得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省三等獎、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三等獎、數學建模競賽省一等獎😂、數學競賽省三等獎等獎項。可在讀研一的時候,他也曾對前途陷入迷茫🕺。“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識⛱,在讀博、考選調和就業之間徘徊🏃♂️,以致於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
對他產生重大啟發的是了解到了“霍蘭德人格-職業匹配理論”🐅🧜🏻♂️,進而對自己進行了深刻的審視🧏🏻。“根據測試結果🧘🏼♂️,我是典型的現實型人格。”陳家敏說🐕🦺,這也促使他決定在碩士畢業後進入職場🕺🏽🧝♀️。
所謂霍蘭德人格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約翰·霍蘭德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人格類型理論🍊。他在大量職業興趣調查的基礎上🏊♂️,將人格分為六種類型🐬,而現實型的特點是願意使用工具從事操作性工作,動手能力強,做事手腳靈活,動作協調🙍♀️。偏好於具體任務,不善言辭,做事保守🧖🏻,較為謙虛。這與陳家敏本人的特質十分契合,他坦言🤵🏿:“我的職業技能確實強於我的社交能力🤵🏼。”
目標一旦明確,陳家敏的執行力就迅速展現。在研究生的三年中,他按照自己的計劃🕍,在研一時提高基本素質,初步了解職業🧑🏿🍳🐸。撰寫論文與專利,積極參與導師項目,提高能力🕖。與師兄師姐、前輩們進行交流,了解鐵路行業具體情況↗️,爭取實習和內推的機會。研二時提高求職技能🧷,積累職業經驗。掌握簡歷的寫法,了解求職渠道。積極利用假期時間進行實習,盡早的接受社會的洗禮。研三時充分掌握資源🚕,積極投遞簡歷。有針對性投遞簡歷,時刻關註心儀公司的招聘官網🕵🏿♂️,及時與認識的校友進行交流。
作為一名綜合能力出色的“學霸”👩🏽🎓,陳家敏在求職過程中收獲了不少優秀企業的Offer,例如上汽🧑🏻🦱、三一重工🎷、中電51所等,但如何確定自己真正喜歡的崗位,陳家敏有自己的判斷👨🏿🔬。“就像是親自下了水,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遊泳。”他這樣比喻道,“每一份工作都很難十全十美,各有優缺點🛅,所以結合愛好、地域🌄,薪資待遇等等一系列因素🙎🏼,我選擇了上海汽檢。”
“奮鬥應該提倡,但如果長期‘996’‘007’工作製,那麽大部分精力都將投入在工作中𓀑,對於家庭來說將會影響關系🛷🚣🏽,對於個人來說會影響健康,同時也難有更多的時間去提高自己。”在陳家敏看來👩⚕️,人生需要追求生活質量,所以在求職過程中,對工作環境和氛圍的考慮都是擇業的必要因素👨🚀。
據悉,正式入職後,陳家敏將成為一名檢測工程師。主要檢測電動車🙇🏼♂️、摩托車🌤☺️、汽車整車和電池包、電機零部件等電磁兼容問題。“我的職業理想是在行業內成為有影響力的人🤘🏼,雖然理想有點大🌳,但是萬一實現了呢👨🏿🚒?”說完大理想,陳家敏又回到了一步一個腳印的小目標🪇,“就是結合公司的上升途徑,不斷努力🧏🏽♀️,抓住每個機會🖖🌋,滿足每個時間節點所需要的條件🚴🏻♂️,在自我價值實現的道路上不斷奮鬥前行。”
回首過去的整個求職經歷,陳家敏覺得求職準備過程中最大的難題還是職業規劃。“不同的選擇所需要的準備完全不一樣👑。”他印象最深刻是自己參加的第一次面試💢,“作為一個菜鳥,沒有經驗、緊張、迷茫🏄🏿♂️,回答問題時🥞,完全沒有邏輯🤴🏽。”經歷過那次面試後,他給自己定下了“每一次都要比前一次更好”的目標。
對於正在求職中的同學們,陳家敏建議首先需要對自我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明確自己的方向🧑🏻,完成相關的職業規劃,謀定而後動🛒。其次要提高個人的專業能力和面試技巧。然後充分掌握資源👮🏻♂️,如官網、學校就業網等網站👃🏼,積極投遞簡歷🚕。“我曾多次參與過學院和學校組織的線上和線下宣講會。另外學院老師發布的信息更傾向於本專業相關的職位,可以說更精準🤟🏿。”
最後陳家敏建議,在面試前要即將面試的崗位相關職責和要求,針對崗位需求完成簡歷,展示自己的優點。而這一方面,就業指導中心會有專門的老師提供簡歷輔導,能夠幫助畢業生在求職時更能精準定位🤸。“求職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樂觀、耐心和毅力。”
作者:傅文婧
鏈接👨❤️👨:https://n.eastday.com/pnews/161663544077018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