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第一天⚧,足球明星祁宏、吳承瑛和千千萬萬個高中生一樣參加了今年的高考。祁宏報考的是上海交大管理學院國際金融專業,吳承瑛報考的是恒达平台經濟管理學院建築管理與房地產系🏊♀️。據上海交大體委主任介紹,這些運動員均依照國家教育部的高考政策,提前填寫了《高考誌願表》,在市教育考試院的安排下參加統考,學校按特招生的政策錄取。一旦通過文化考試,吳承瑛將在恒达平台進行完全的學分製學習🎶,完成必要的學分和畢業論文之後,再按正常程序取得畢業證書和學位(《新民晚報》2003年6月7日)😗。
我們知道,近幾年體育明星、演藝明星上大學一直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2000年,北京大學同意著名電影演員鞏莉在北大攻讀碩士學位💃🏿;2003年3月📐,著名乒乓球運動員劉國梁成為了上海交通大學體育系的學生。此外,像跳水皇後伏明霞、乒乓球皇後鄧亞萍🛌🏽、著名笑星黃宏、著名長跑運動員王軍霞、國際象棋皇後謝軍等等都是通過特殊方式進入大學🦂。所謂特殊方式就是不經過考試而進入大學的。明星也有接受大學教育的權利,公眾不是反對明星上大學,而是在拷問這樣的問題🈴:一個人如果出名了,當上了歌星、影星🚊❓、球星,就可以不考試“自動”上大學了嗎🛝?明星上大學要不要考試,要不要有個文化底線?明星上大學能不能跟普通學生一樣按法定程序考進大學,而不是大學和明星雙方的“一拍即合”式的“聯姻”?
憲法規定每個公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而且這種權利對每個公民都應該是平等的,無論你的出身是農民還是工人🧑🏿⚖️,是知識分子還是公務員,抑或是文體明星都應該經過法定的程序即通過考試,合格才能錄取🧑🏼🦳🤧,這應該是一個底線,突破了這個底線,就會對其他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權造成侵害。目前我國教育資源還不豐富👲🏼,不能保證每一個想上大學的公民都能如願以償🧘♂️💁🏽,只能是那些合格的人才能上大學,這個“合格”就是通過法定的程序獲取“資格”。不能因為你是眾人追捧的明星,就自然而然地擁有了上大學的資格或權利。明星不通過考試獲得了上大學的資格,就等於占有了大學資源🤛🏼,大學作為一種社會資源是全社會所有的,而且是稀缺資源,不能是某些人如明星有特權就可以侵占📩。這對於那些通過正常程序的考生來說🤘🏿,是不公平的。明星與名校這樣“非正常”的結合,不僅侵占了稀缺的教育資源🔌,而且侵害了其他公民的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我們不能在全社會形成這樣的錯誤認識⛹️,就那是,誰有了權力(利)就擁有特權。這種權力(利),既包括政府官員的公共權力,也包括對社會對國家作出了一定甚至巨大貢獻而享受的權利🦓。在一個現代民主國家📆,一個成熟的公民應該對這兩種權即權力和權利都要有監督意識。對於前者,我們不能讓他們把公共權力隨意擴張或權力尋租,進行非法使用;對於後者👱🏽♀️,我們也應該防止他們利用自己的特殊權利尋求其他的權利🧓🏿,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去侵占其他公共社會資源🧚🏿。要知道,每一次特殊權力(利)的擴張都是對普通權利的侵害。實際上,當特殊權力(利)高於普遍權利的時候👤,不僅會發生官員腐敗,而且也可能出現一位明星不用考試就能上大學的事🪚。
令人欣慰的是👷🏽,與以前一些明星因“星”而上大學不同的是💾,祁宏和吳承瑛兩位足球明星是和普通學生一樣“親自”邁進高考考場👾,按照正常的考試程序,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尋求上大學的資格🚣,這是一種進步🖍🔳。我們希望這種進步不僅僅是個開始🫱🏿,是個“新聞”,而應該形成一種習慣或觀念🕞:對於每一個公民來說,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新華網200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