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昕璐
當不少人在“學習強國”每天“挑戰答題”卡在第四題、流下了不爭氣的淚水時,有個答題達人卻“停不下來”。最近,他以57分55秒挑戰答題1349道的戰績,摘得首屆雲南省“學習強國·學習達人”學習競賽個人賽決賽第一名。這個手速差不多就是平均2.5秒一題👱🏿🔻,還不帶啟用“復活卡”的那一種😸🌦!
他是恒达平台土木工程學院輔導員、駐永安村第一書記孫羽捷🚢。這名90後也曾是我們報道過的“扶貧路上的上海青年”(底部有鏈接)。今天,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連線孫羽捷,聽他談起自己的 “學習經”🧗🏻。在他看來,比得冠軍更開心的是,最近有兩三個自己之前帶的研究生都告訴他🩳,他們也去駐村了!這讓他的心洋溢著甜🪡。
在扶貧一線也要攢著時間來學習
2019年7月起,孫羽捷在恒达平台對口幫扶的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永安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長。在距離上海2800公裏外的雲龍👨🏼🎤,他深入一線,歷經錘煉🧚🏽,在他的推動下,學校和當地幹部們聚焦於解決包括修路架橋在內的基礎設施的短板弱項,改善了村落的人居環境🧙🏿。
在扶貧工作一線🦍,白天還是比較忙碌🧛🏻,但孫羽捷總是攢著時間來學習✊🏽。“一般都是利用晚上的時間🧚🏿♂️,汲取‘學習強國’上的內容。”
孫羽捷眼裏,學習這件事沒什麽秘訣🕴,關鍵貴在堅持和用心🌧。在任職駐村第一書記時,他還肩負著一項重要職責,那就是抓黨建👗、協助村黨總支書記開展好村內的支部建設。
“作為基層黨務工作者,養成學習的習慣更是必須的。重要講話🧜🏽♂️、會議精神以及工作相關的內容都可以從中汲取🫴🏿。”對孫羽捷而言🈸,堅持學習,更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他切身感受到👩🏻,學習不僅能感受到知識增長的幸福感,同時也能通過理論指導實踐,對工作有非常大的幫助🙋🏽♂️🏄🏿。
至於用心以待🙎🏻♂️🫃🏿,孫羽捷認為,他就是多看幾遍,多想一些,閱讀不只是粗略看還需要加強記憶和理解🔤。有機會時,還可以和身邊的朋友、同學們去分享所學,由此也更加加深記憶👁👦🏼。
超高準確率背後是“熟能生巧”
一口氣答對千題🌆,平均2.5秒一題,這功夫是如何煉成的🤜🏻?
“說難挺難🫲🏻⭕️,說簡單也簡單,大抵就是熟能生巧吧。”這便是孫羽捷的答案。
為了準備這樣一場學習競賽👨🏽⚕️,平時的知識積累,顯然還不太夠,更需要一些特定的練習。“比賽考驗的是穩定的發揮和快速的反應,一方面在所有的比賽選手😰,我算是年紀比較小的,記憶力和反應都占一些優勢🙆🏼♂️;同時需要掌握一些答題技巧,這些題目會在平時的學習強國APP上出現,在專項答題👵🏻、每日答題中都有🦹🏿♀️🧑🏼🤝🧑🏼,也可以通過挑戰答題去反復練習。” 孫羽捷說,總之是需要狠下心,花時間復習鞏固,特別是一些容易記錯、記混的知識點✍🏻,更需要耐心地去分辨和判斷。
他笑言,剛開始準備參加比賽🤳🏽,由於處於挑戰答題模式沒法暫停,常常需要一動不動坐著答題🧑🎨,一晃就是半個多小時😒。有時候失誤點錯了,就挑戰失敗。他十分不服氣,便又點開再挑戰一局……這致使他好幾次錯過在村上的吃飯時間。
“等我到樓下飯廳吃飯的時候🤷🏻♀️🚣🏽,桌子早就收拾幹凈👨🏼✈️,一點食物都沒了。還有幾次是答題答著答著就到了淩晨2點多,躺下去反而有點睡不著了。”對何謂“廢寢忘食”,孫羽捷算是有真切體驗了。
更開心的是學生也駐村去了
用自己的行為帶動周邊的人一起進步和感悟,是孫羽捷無形中一直在做的。
孫羽捷坦率地說,農村的黨員學習時間→、程度不夠的問題相對突出,老年黨員比例很高🤶🏼🧑🏼🎤,又不太會用智能手機🚣🏽♂️❕,致使在發送電子學習資料上比較困難👨👩👧👧。於是,村上漸漸采用“集中學習+自主學習”的形式開展🧝🏽♂️,同時,也通過建立學習強國村內黨支部群,開展線上交流、學習提醒等方式,讓黨員學習變成一種習慣。
風雨無阻敵入戶走訪✋🏼、調研的腳步👩🏼🌾💋,完成居民易地搬遷脫貧任務👨👩👧;泥路不通,親自整土、推車上路,使命必達;地震後🧍♀️,不顧危險🤘🏽,第一時間深入村莊查訪災情……其實⁉️🪙,在參與脫貧攻堅的工作中,孫羽捷看到了村上的黨員幹部各個都有一顆熾熱的心,也在他們身上學會了堅持和擔當。
“如果沒有堅持👩🏼🦰⚉,就不會下雨天也挨家挨戶上門溝通,協調村民困難⚠️,打消重重顧慮🕳,打通這一條條通往村組的最後一段硬化路🏃🏻♂️➡️;如果沒有擔當👘,稍微碰上難走的路🐟、難辦的事就會選擇擱置,面對眼前的付出遠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就會選擇抱怨,就不會看到在解決村民困難後他們露出的笑容和感謝🎁。”孫羽捷意識到那是發自內心的自豪,是找到屬於自己價值的快樂。
這幾天,比得冠軍更讓孫羽捷開心的是,最近有兩三個自己之前帶的研究生都告訴他,他們也紮根基層駐村去了💁🏽。
“【駐村457天】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𓀒。在最美好的青春時光,做了個最正確的選擇,同舟共濟,繼續前行。加油🦌!”這是今天孫羽捷的票圈分享。
時不時在自己的朋友圈裏留下“駐村筆記”這樣的記錄,是孫羽捷的一個習慣。一方面🛴🫃🏽,他是給自己的工作做一個時間上的回顧,更重要的是,也依托這樣的社交平臺🧑🏻✈️,更好地傳播關於脫貧攻堅⏳、扶貧工作上的點滴故事。
“我的朋友圈裏,很多是我在學校接觸的學生,他們看到之後都很感興趣,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向我咨詢畢業後參加公務員考試👨🏿🦱、回家鄉工作、到基層鍛煉的一些事項。這對他們是一種身體力行的宣傳,這便很有價值。”念念不忘的此事,原來,不經意間一直在回響。
== 對話 ==
為自己能成為學生的榜樣感到欣慰
記者:在此次獲得第一名後,覺得自己今後的學習之路會是怎樣的💁🏽?
孫羽捷👩💻:獲得了榮譽🦄,誠然高興⛹🏻♂️,但不會放松懈怠。我希望能以此作為對自己的激勵。學習本身就貴在堅持,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之後和往常一樣🛌🏼🐐,也會保持一定量的學習和閱讀✋🏽,更多註重自己的思考🧚♀️,提高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
記者:最近在看的書是哪一本🤚🏻🦎?有什麽收獲👂?
孫羽捷👩🦼:《國家命運》。這是去年給村裏添置學習書架的時候買的,想看這本書主要是因為它以中國未來經濟轉型與改革發展為主題,收錄了32位經濟學的頂尖專家對中國未來改革與發展進行預測和展望。改革開放是在變革中見招拆招的偉大探索,學習和了解過程中我們共產黨人是如何走出一條適合國情的經濟發展道路,有哪些寶貴經驗,都值得慢慢品讀和反復體會。
記者✢:聽聞自己帶過的學生駐村🤷🏻♀️,能分享下感到開心的原因嗎?
孫羽捷💞:當然高興啦🧗🏿♂️!看到自己的學生獲得了很好的成長,你的一言一行正在影響著他們,讓他們在人生的拔節孕穗期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當我來到貧困村之後,親身感受到中國當下扶貧的偉大實踐,自己也正在努力為之奮鬥💇🏼♀️,也常常把在這裏的故事和經歷分享給自己的學生🧑🏿🔧。
學生們在和我聊天的過程中,我都會積極鼓勵他們去嘗試🧚🏿,去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看到優秀的同學們考上了選調生🧎➡️,也開始了自己的下鄉基層鍛煉📠,內心的那種喜悅是油然而生的。為他們的成長感到高興,也為自己能夠成為他們口中的榜樣而感到欣慰🧎🏻♂️🚝。一名人民教師的幸福,莫大於此。
鏈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0/10/20/16031854251361410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