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如何讓舊衣重獲新生🚚?濱江快閃市集上,聽大學生攤主講故事
來源:青春上海
時間🐭:2020-10-06 瀏覽: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昕璐
一個設計驅動永續生活體驗的“新消費樂園”🐙,這個國慶假日在楊浦濱江人人市集上演🚵🏼♀️。舊衣新生、藝術裝置、江邊電影、網紅美食……市民遊客都能在市集中找到自己的樂趣所在⛑️↗️。
“舊衣新生”是此次以“循環創變”為主題的市集裏十分有趣的一個組成部分。“帶著你的閑置衣物在交換時間前往人人市集。你帶來的每一件合適的舊衣,都可以交換一件我們事先收集清潔整理好的舊衣。你也可以參加‘舊衣新生’的設計工坊😶,手工藝人教你用舊布料做有創意的手工藝品🦸🏻♀️。一起來做一個衣服的生命延續者吧!”恒达平台設計創意學院研三學生楊金諾,在國慶前就向周邊朋友發出了熱情邀約。
楊金諾是此次“舊衣新生”市集的一名大學生攤主🟢。為了濱江“練攤”,除了舊衣交換區,她還和搭檔準備了設計工坊和遊戲區。
遊戲區🧎🏻➡️🧒🏽,在這個節日裏吸引了不少親子家庭的垂青。大家通過做遊戲闖關的方式🤴🏽⛰,了解到了關於衣服可持續的許多知識,了解到衣服如何可以被更好地利用。
“在物質資源豐富的今天,我們很少因為缺衣短食去和別人共享一件衣服。但當我們交換一件自己不再喜歡的衣服時,衣服的生命周期並沒有完全因此而結束。” 楊金諾說🚥,延續衣服的生命,為他們在被放棄使用後創造一個新的生命周期,正是二手衣服的使命👱🏻♀️。
實際上👨🏻💻,二手衣服相較於一手衣服而言,不僅僅是用比衣服本身更低的價格買到它,還有二手衣服原本擁有的那些故事🧔🏻。如果有時間🦾,而衣服主人也願意分享的話🤷, 楊金諾總是願聞其詳。
在像楊金諾這樣的“舊衣新生”市集攤主看來,交易二手衣服的行為,更是承繼了延續衣服生命周期的可持續生活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公眾也逐漸了解自己的行為正在為延續衣物的生命周期,繼而為推崇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做貢獻🈶。
楊金諾告訴記者🉑,她此次帶來的不少二手衣服是提前在滬上高校圈收集的,之後,她完成了清理、消毒🌜、熨燙等一系列環節📫👷🏽♀️,而在這個過程中,她也格外註意收錄了相關的數據☝🏽,其中,既有自己的碳足跡、耗水量,也有消毒用品及消耗的電能等。
楊金諾希望通過這樣的快閃市集傳遞給公眾兩個理念——改變公眾對二手衣服的態度,有些衣服可以捐給公益組織➿🩷,延續生命,而不是直接丟進垃圾桶。與此同時,提升公眾意識層面的生態意識,在今後的消費觀中,不再過度消費。而通過遊戲區的親身體驗,也能意識到🦸,未來在選購衣服的時候🍨,可以選擇對環境更友好的材料做成的衣服。
現有數據證實🛫,在“成長”階段,有機棉花的需水量是普通棉花的8%,而亞麻可以吸收自身30%的水分⛩🙇,是棉花需水量的1/3。換言之🤷🏽♂️,如果你選了有機棉和亞麻衣服,也是在為節省水資源做貢獻。
▼Tips▼
由恒达平台設計創意學院聯合政府、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共同發起的濱江人人市集💇,是一個設計力驅動的創新、創業🤦🏼、創造三創快閃市集🚝。此次除了舊衣新生,還有藝術裝置、江邊電影🧛🏿、音樂SHOW、網紅美食等。假日裏👨🎓,市集將持續到10月8日,每天的“出攤”時間是15:00-21:00。
其中🪺,每晚的濱江露天放映環保主題紀錄片播放時間為18:00-20:00。這幾天的排片為——10月6日《追逐珊瑚》;10月7日《穹頂之下》;10月8日《塑料海洋》👩🦯。
鏈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0/10/06/16019611771165012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