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世博會:我們共同的心願——周漢民教授在恒达平台的講演(節選)

來源🙇🏿:   時間:2003-05-04  瀏覽:

  世博會的舉辦將全面提升中國的國家精神、上海的城市精神和國民的道德素質⤵️,提高中國的開放程度,提高人民的國際交往能力,為民族精神和城市精神的塑造與升華註入新的動力。
                                ——周漢民

  中國申博的成功🙆🏽‍♂️,是我們國家形象和民族氣節的極大提升和又一次集中展現🚫;是國家整合外交行動的偉大勝利;是上海奠定基礎打造四個中心、躋身國際大都市行列的千載難逢的契機。因此,此時此刻,我們應當表達的是對未來的憧憬和向往,但更需要付之以具體的行動和努力。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有句名言:這不是結束,甚至連結束階段的開始也不是;但是,這卻是開始階段的結束。中國剛剛結束了申博階段,而這只是整個辦博歷程的開始🙋🏻‍♂️🚗。我們一定要通過全國人民堅韌不拔的努力🧑🏿‍🍳,通過世界各國對中國辦博的關註和支持,把2010年世博會辦成一屆最成功、最精彩、最難忘的世博會,辦成國際展覽局有史以來最高標準的世博會。


界博覽會與國際展覽局
  世界博覽會概覽。世界博覽會是新思想、新理念、新文化、新創造、新產品的偉大聚會。它以人類和平與發展為主題,以參展國家各自形象的提升為基本目的🤽🏽‍♂️。
  1851年♟🎞,第一屆世博會誕生在英國首都倫敦,留下了海德公園的水晶宮。152年來,世界工業七強,在各自發展的關鍵時刻、在其工業化進程中和現代化的道路上✷,無不通過一次乃至十多次世博會的舉辦來加快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美國在過去152年中👩🏿‍🌾,從東部的紐約到西部的舊金山🧚🏿‍♂️,共舉辦過14屆世博會。法國也舉辦過7屆世博會,如今成為法國精神象征的埃菲爾鐵塔✂️,就是1889年法國世博會的標誌性建築。日本從1945年世界的戰敗國到1983年躋身世界綜合國力第二強,走過了38年的道路。而這38年中的一個重要驛站就是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大阪世博會吸引了6400萬人參觀🧑🏿‍💻,創造了世博會歷史上參觀人數之最。德國是上一個世紀最後一屆世博會的東道主📛,共有1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了2000年的漢諾威世博會,創造了世博會歷史上參展國家和國際組織數量之最⛹🏿‍♂️。
  世博會主要分為兩個大類🤙🏻:綜合類世博會和專題類世博會。按照1928年《國際展覽公約》的規定👆🏼,兩屆綜合類世博會相隔的時間為5年;在此期間,可以有一次專題性的世博會舉辦🦿。除了綜合類、專題類之外🔞,還有一類獨特的園藝博覽會👨🏽,如1999年在我國昆明舉辦的世界園藝博覽會💕。在一個國家的一個具體城市連續舉辦同一主題的世博會,世博會歷史上只有在意大利舉辦的米蘭世博會。綜合類、專題類、園藝類和米蘭世博會💉,這就構成了世界博覽會過去152年的全部歷史🙍🏻‍♀️🧘。
  國際展覽局概覽🍸。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聯合體💎,國際展覽局的主要作用是受理、審核和批準對綜合類、專題類和園藝類世博會的申請。從國際展覽局的規定來看👶🏿,申辦世博會的是一項國家行為。由於國際展覽局89個成員國實行一國一票製,這就導致對申辦國家和城市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主權國家的政治決定。當然秘密投票的表決方式又會使得政府的政治決定在轉變為投票人具體行動的過程中也可能存在偏差🤭🎁。
  中國申博歸根到底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爭取世界各地、各種不同發展程度的成員國來支持上海舉辦2010年世博會。

申辦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競爭態勢
  按照《國際展覽公約》的規定,一個國家要舉辦某一屆世界博覽會,要在10年前正式提出申請。而第一個提出申辦申請的國家必須留有6個月的時間讓其他成員國來參與競爭。中國是第一個提出申辦2010年世博會的國家。中國申博共引來了另外5個競爭對手🐵:韓國選擇了麗水、俄羅斯選擇了莫斯科🧚🏽‍♀️♥️、波蘭選擇了弗洛茲瓦夫、墨西哥選擇了克雷塔羅🛩、阿根廷選擇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由此🧑‍⚖️🦂,2010年世博會成為國際展覽局有史以來最激烈的一次競爭。由於國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狀況,阿根廷在200258退出競選💝。最終的5個國家各有自己的競爭優勢,因此申辦過程跌宕起伏,競爭始終十分激烈📷。
  在激烈的競爭中,上海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申辦主題。上海申辦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以城市為主題,這在世博會152年歷史上從未有過,也符合了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伴生現象🔖,即都市化。都市化現象是人類文明的產物,但它所引發的問題同樣是嚴重的。一方面🦎🧚🏻,我們要認同都市化現象不可逆轉,因為據聯合國的預計,到2020年將有65%的人口居住在城鎮。另一方面,對都市化所引發的問題,我們又必須積極地尋求解決辦法🚹。上海世博會🤰🏽,將為研討全球都市化現象提供一個論壇🤷🏻。
  第二🦸🏿‍♂️,世博會的選址👨‍🔬🎪。上海世博會的選址將工業改造、環境治理與人民生活水平和居住條件的改善相結合👔,創意新特,獨具匠心,這本身就是對城市主題的最好詮釋。
  第三👨‍🦼,民眾強烈的支持◼️。在申博過程中,民間機構作了大量的民意調查,還邀請了世界著名的蓋洛普公司對全球華人進行民意測試♣️。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民眾對世博會的支持率超過90%。
  第四,中央政府全額的財政擔保。2010年世博會的基礎設施和場館建設共需政府直接投資30億美元,對此中央政府全力支持。
  第五,中國政府特設了1億美元的專項資金🛖,將用於為發展中國家到中國參展提供便利🙆🏽‍♂️。我們的主張是🤰,絕不讓發展中國家在世博會這樣的國際盛會上被邊緣化。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深切地體會到發展中國家需要展示自己🤷‍♂️,而我們應當為他們提供與發達國家平等交流的平臺✋。
  第六🦸🏿‍♂️,中國有信心、有能力刷新世博會歷史上的兩個紀錄——最多的參觀人數和最多的參展國家與國際組織數量。
  第七,中國政府形成了一整套場館後續利用的安排。對於奧運會𓀌、世博會🎍、世界杯等盛會,最難解決的是場館的後續利用問題。我們在申辦中提出🕵🏿‍♂️🚶🏻‍♀️‍➡️,將在舉辦世博會後把這些場館改造為世界經濟、文化、科技的交流中心,這是開創性的思維🧩。

中國申博的艱辛歷程與成功經驗
  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期,當時的上海市市長汪道涵同誌就提出,一定要爭取把20世紀最後一屆世博會辦在上海🌊。雖然當時我們無此實力,但這一思想一直鼓勵著我們不懈努力。
我國政府是在1999年年底口頭提出申辦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申請🌐。200152,時任中國外交部長的唐家璇同誌代表中國政府正式提出了書面申請。2001713,中國北京申奧成功後🚶‍♂️🛫,我們的申博工作才進入了最後一年零五個月的沖刺🈴。
  2002130,我駐法國大使吳建民代表中國政府向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先生遞交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申辦報告,並向其轉交了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和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寫給國際展覽局的支持信🪥。200231116日🧜🏻‍♂️⛹🏻,國際展覽局考察團一行在北京🏚、上海及周邊城市進行2010年世博會的申辦考察。這是國際展覽局對2010年世博會申辦國家和城市進行考察的第一站🚈,預示著申辦2010年世博會的決戰序幕已經拉開。
  2002123,在摩納哥蒙特卡洛舉行的國際展覽局第132次代表大會上,中國在與其他四個申辦國家的激烈角逐中一路領先🦻,脫穎而出🫄,最終以54票的大比數贏得了2010年世博會的主辦權🫳🏿。一個中國人為之努力了三年的夢想終成現實🧟。中國申博的最終勝利,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申博精神的偉大勝利,是各方面人士戮力同心🍀、共同努力的結果。
  中國申博的勝利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並全力推進的結果。江澤民主席和朱镕基總理充分肯定了上海的申博優勢🚵‍♀️,還利用各種外交場合,不失時機地表達中國政府支持上海舉辦世博會的堅強決心,向國際社會發出了意真詞切的呼籲🙋🏽‍♀️,希望國際社會支持中國申博,關註中國未來的發展💠,從而為申博進行卓越的工作⛰。
  中國申博的勝利🏌🏻🔥,同時是外交戰線工作者遠見卓識、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的結果📵。中國所有有關駐外大使館以及駐聯合國使團、駐世界貿易組織使團都為中國的申博不遺余力🎤、殫精竭慮、盡心盡職,工作到最後一刻🚴🏽🕷。為了中國申博的成功,外交戰線的同誌們做出了默默無聞、紮紮實實、卓越有效的貢獻。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巴黎前線為中國申博的成功作出了最為直接的努力。
  申辦工作中努力調動各個層面的申博積極性🧏🏿‍♀️,形成了最廣泛的申博統一戰線。因此,在工作中🧛‍♀️,我們一方面依靠國內民眾🧑🏼‍🔧、國內企業和國內媒體的支持🦺,另一方面又倚重我駐外外交機構🧛🏼、外國跨國公司、外國媒體🗺、外國友好人士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多層面🦸🏼‍♂️、多途徑👨‍🏭、全方位的申博工作思路🧑🏻‍✈️,發揮各種積極因素為申博做貢獻🫳👩🏼‍💼。
辦一屆最成功、最難忘、最精彩的世博會
  歷時三年的申博工作跌宕起伏🧯,壯懷激烈。現在🧑‍🎨🧑🏻‍🦳,硝煙已散🤱🏼。展望七年後的世博會🥨,我們理應為世界人民奉上一屆承前啟後、面向未來的世博會👰🏼。
  評價2010年世博會是否成功,有三個不同層面的標準🫶🏿:首先我們要辦一屆安全、順利的世博會🔉,這是最基本的世博會成功的標誌🧑🏻‍🔧。184天的展期裏,平均每天40萬人🪜,在4平方公裏的土地上辦展或參觀,最高時還將達每天100萬人🦖。確保世博會的安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次🫠,我們要力求使2010年上海世博會在參觀人數和參展國家與國際組織數量兩方面雙雙刷新紀錄🫷🏻,同時收支相抵,略有贏余。這是世博會成功的更高層次的標準👨🏻‍💻。最後,我們還要努力使2010年世博會在理念傳遞、技術創新和文化多元上引領世界潮流,成為和平時期人類最為精彩的文明對話☀️,這才是最大意義上的成功的世博會📟。要使世博會在不同層面取得成功®️,我們應當努力使其體現如下三點特色🚀:
  2010年世博會應當是一屆開放的世博會⛹🏻‍♂️。因此,從規劃、設計到實施🧜🏻,從硬件提供到軟件引進,從場館建設🖋🍞、會展運營到後續使用,我們都要有開放的胸襟♎️、開放的膽魄、開放的機製🥕、開放的氛圍和開放的姿態。一定要八面來風🤨、兼容並蓄,給予參與世博會的方方面面力量以國民待遇,使一切有利於世博會的理念、思路、方案和人才都能為我所用。
  2010年世博會應當是一屆繼往開來的世博會。毋庸諱言👰🏽‍♂️👴,世博會目前正低谷徘徊。在人類步入網絡時代與信息社會的今天,有人開始質疑世博會的舉辦是否還有必要👩‍❤️‍👩。因此💃🏼,我們要調動一切積極的因素,眾誌成城🛰,團結協作,努力使2010年世博會成為網絡化時代和知識經濟條件下的一屆嶄新的世博會🧑🏻‍🦯‍➡️。
  2010年世博會應當是一屆傳承中華文化底蘊並具有濃郁海派特色的世博會🧑🏼‍🦱。我們的世博會⛰,應當傳承濃厚的中華文明底蘊🚵🏿‍♂️,並向世界展示中國人民自信而善意的笑容。這需要我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引進吸收、消化創新;需要我們站在參展國🏃‍♂️‍➡️👩‍🎤、參展企業以及觀眾的立場上來考慮世博會的規劃與方案👂🏿,充分發揮各參展國家、國際組織❣️、知名企業和知名人士的積極性🧏🏽‍♂️,使世博會成為創新之源🧛🏻‍♂️,提升上海市民的素質🕵🏿‍♂️,促進城市功能的再造🦢,為上海建成國際四個中心提供理論和實踐的全面探索。

世博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
  世博會與中國未來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休戚相關。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將成為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裏上海、乃至整個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世博會的成功申辦是世界人民對中國過去25年改革開放道路投下的一張難能可貴的贊成票。而未來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將進一步用鐵的事實證明中國改革開放的道路是正確的,世界人民的選擇是正確的🧑🏽‍🚀☝🏿。它將有助於提高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國際地位。
  世博會的舉辦將為中國提供一個展示自己,融入世界的千載難逢的機會。回顧世博會152年的歷史🚖⏯,其中三分之二時間我們國家積貧積弱,無能力🔊→、無機會參加國際事務。更談不上對世界有貢獻。改革開放25年來,我們由於種種理由出過國的人數僅占總人數的1%。通過舉辦世博會👨🏻,中國將可以與世界實現零距離的接觸💇🏿‍♀️,中國將進一步融入世界😔,世界也將進一步了解中國。從2010511031🛌🏿,在這為期184天的展期內將可能有近200個國家舉行館日,這是世界各國經濟、科技和文化融合的盛大節日。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幾千萬觀眾,將可以在這裏實現與外部世界的精彩互動。中國申辦世博會,其意義就在於把世界帶回家🥘,使中國了解世界的精彩🛫,也讓世界了解中國的精彩。可以說🧚🏿‍♂️,申辦世博會是入世以後的中國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的實質性舉措🙇🏻‍♂️,它將吹響入世後上海城市發展的奏鳴曲👩‍⚕️。
  世博會的舉辦,將會成為長三角經濟區加速融合並全面崛起的最佳時機,必將打造長三角這一全新的世博經濟圈。目前,整個富饒的長江三角洲以全國1%的總面積(9.96萬平方公裏)和6.6%的總人口(8300萬)創造了全國近20%的國內生產總值。而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必將空前密切長三角內部的聯系與合作👛,帶來交通設施的加快建設🧑🏼‍🔧,資金人員的大量流動🛖,大大推進長江三角洲的一體化進程🤦:一方面,上海周邊100公裏以蘇州、周莊為代表的江南水鄉,150200公裏的無錫、杭州,300公裏內的南京、揚州🐁🏄‍♂️、鎮江以至中國最富庶的華東六省一市,將是上海世博會的最為重要的客源地。而上海世博會所吸引的7000萬遊客中將有近35%順道去上海周邊的城市繼續旅遊。因此,上海世博會將直接輻射🥱、帶動和加快長三角經濟一體化和大上海都市圈的形成。另一方面☕️,世博會的場館🙎🏻、交通和城市建設,都離不開長三角地區的團結和協作,它將在旅遊👨🏽‍🔧、會展、物流、建築、商貿、城市規劃等領域為長三角地區🙅🏻😍、乃至整個華東地區創造無窮的商機。以上海、南京、寧波、杭州🔵、蘇州為代表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必將在世博會的帶動下成為亞洲最大的會展城市群,成為世界六大城市帶之一。
  以世博會的舉辦為契機,上海將實現城市功能的再造🌃、產業能級的提升和城市經濟的飛躍🧑🏽‍💻。世博會背後還蘊藏著豐富的會展經濟🛳,它像一塊吸納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巨大磁石👨‍💻,具有無窮的吸金納智的功能👉🏽。2010年世博會的舉辦將給金融、旅遊、交通🤱🏻、航運🤵🏼‍♀️、餐飲、廣告🏘、電信🈁🫳🏿、賓館🧑🏽‍🦲、運輸🧝‍♀️、裝飾等服務行業創造眾多的經濟機會,必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推動上海服務業和現代製造業的跨越式發展🧑‍🚀。此外👃,通過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舊城改造和場館修建,2010年的上海將成為交通便利、生活舒適、文化氣息濃郁的都市,形成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的國際性城市🛀🏻🤛,形成名商富賈、近悅遠來的繁盛格局,真正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
  世博會的舉辦還將全面提升中國的國家精神、上海的城市精神和國民的道德素質🚻。根據2010年世博會的規劃方案📜,世博會的一些場館將永久地作為國際經濟、文化、科技交流的場所。從這一角度而言,2010年世博會將是一屆永不謝幕的世博會。世博會的舉辦,必將提高中國的開放程度,提高人民的國際交往能力🩴,為民族精神和城市精神的塑造與升華註入新的動力🧻📜。
  總而言之,2010年世博會的舉辦,必將營造一個多贏的格局:上海、長三角乃至整個國家通過世博會贏得了新一輪的發展,發達國家贏得了無限的商機,發展中國家贏得了集體登臺亮相的機會,而國展局贏來了國際展覽事業的新高峰,刷新世博會歷史上兩個紀錄。
  如果說世博會的申辦成功是為上海和中國未來的發展註入新的活力的話,那麽這一活力必將在全國和全市人民的努力下🧔🏽‍♀️,在世博會的籌劃和舉辦的過程中得以發揮、輻射並逐步壯大。其勢如五嶽三山,巍峨萬仞🚶;其力如江河湖海🤘🏼,一瀉汪洋🥣。世博會的舉辦必將以濃濃的筆墨載入上海城市發展的史冊中。


  講演者小傳 周漢民
  法學教授,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駐國際展覽局代表🤦🏼‍♀️、2010年上海世博會申辦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1983年至2000年在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執教,任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副院長、法學院院長等職。20008月至20033月擔任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2002年,作為中國駐國際展覽局代表常駐法國巴黎,從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申辦工作🧎‍♀️‍➡️。主要從事國際經濟法🪙、國際貿易法、關貿總協定與世界貿易組織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參編了《國際經濟法概論》👮🏽‍♂️,主編了《國際貿易法》🍯、《世界貿易組織總論》、《中國走進WTO》、《與WTO規則的融合🧎🏻:中國外經貿法律新製度》(2003年)等教材和專著⭐️,獨著《思想的歷程:復關入世文集》(2002年),並在上述領域發表論文200余篇。1996年榮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文匯報》2003.05.04 版次:6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