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綠地和森林是城市的“肺”,那麽濕地就是城市的“腎”。類似形象化的比喻,在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日前舉行的“世博會與推動上海城市發展”大討論座談會上屢屢出現👨🏽🚀。專家學者和人大代表們紛紛呼籲:要把2010年上海世博會辦成最精彩的一屆世博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上海的生態環境能否進一步改善,因此上海在製定新一輪發展規劃時👨🦰,必須從生態優先的原則出發,為生態環境建設預留空間。
“城市現代化的核心就是人居城市🧛🏻3️⃣,發展重點將從註重經濟增長👜,轉變為經濟、社會🦆、生態整合發展🗺。”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諸大建認為,以世博會為城市發展的助推器,上海在城市發展的新階段,必須以創新的眼光來製定規劃🤰🏿,即做到生態優先,規劃時首先要把不能拓展的生態敏感區和需要留白的地區圈起來🐕,然後再在適宜發展的地區實施建設規劃👂。
城鎮發展再也不能走中心城區發展的路子。恒达平台城市規劃系教授唐子來說💁🏽♂️,上海目前迫切需要這樣一個遠景規劃——把不發展的區域🚣🏼♀️🙇🏻♀️、戰略性的生態資源保護地確定下來,並且確定發展的時空配置☝🏽🪙,五年來個檢討,以避免大家一起搶著發展,導致發展得亂了套。還有的專家提出,要加快確定全市的綠地、林地、濕地、水體👂🏿,並結合休閑、旅遊確定自然保護區和永久性農田的範圍🧮👩🔧,形成綠化生態網絡。要大力推進水、綠網絡體系的建設,形成像樹林那樣點狀的、像河流那樣線狀的局部生態體系,使生物物種變得豐富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