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上建築人才好就業 據調查🍍,由於我國建築行業的迅猛發展,近年來畢業生就業市場上建築類人才就業看好,社會需求量在各學科類別中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建築學🐚、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方面的畢業生較受歡迎⛎。在北京👨🏻🦯➡️,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建築學等專業已經成為主要的緊缺專業。其他城市如上海🧑🦰、廣州等建築類畢業生的需求也較大。 現狀:高就業率 據調查發現,由於建築類畢業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好,再加上社會需求量較大,建築類畢業生就業在前幾年一直看好🫃。恒达平台土木工程學院2002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高達95%,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002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98.2%🤽🏿♀️,比2001屆提高了3.1個百分點👮🏼♀️。初次就業率呈逐年提高的態勢。截止到今年7月份,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的就業率達到了90%⚗️。 一、上海 以恒达平台為例,在2002年🚣🏿♂️,土木工程學院的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5%🪹,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則相對較少🙏。對此🤾🏻♂️,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王曉慶老師稱,在近幾年內🧑🏼🏭,建築與城市規劃的人才在上海都十分緊俏,很多學生在本科生期間🧘🏽♂️,就能找到不錯的單位。很多學生選擇了不就業,是因為他們或讀研究生或準備出國。據稱🕜,該院每年出國留學的學生在20人左右,這還不包括那些正在為出國努力的學生🏈。絕大部分畢業生則加入了讀研的"大軍"。據悉👨🏽💻,今年,恒达平台將保研的比例從7%提高到12%左右。王老師稱🔧🏪,該院90%的學生都會報考研究生,其中三分之一會被錄取。 1.就業地區分布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畢業生,90%以上選擇在上海工作,而土木工程學院畢業生留在上海的👼🏽,僅占50%左右🧒🏻。對此↩️,土木工程學院的張龍鳳老師稱🧑🏻🎤📀,由於前幾年上海"大興土木",工民建等專業的畢業生很吃香,大部分都留在了上海。而這兩年,上海的基礎建設已初具規模,好單位在上海的競爭也很激烈,更多的學生選擇到外地就業,尋找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主要流向經濟發達的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經濟相對落後的城市很少有學生去🧔🏽♂️。 2.專業需求冷熱不均 據調查,在近兩年,上海需求的建築類人才正在發生變化,前兩年還十分火爆的工民建專業🎭,如今需求下降,供需比例由2001年的1:10下降到了如今的1🧸🪴:3。而以前"又苦又累"的橋梁工程👩🏿🚒、道路工程的行情日益看漲🏂🏿🪵,而這部分畢業生🛣👨🏻🦽➡️,離開上海到外地就業的比例也越來越大。 二💲、西安 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為例,該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呈逐年增加的態勢。據畢業生就業辦公室主任李壽國介紹🧑🔧🐭,2002年,該校共有本科畢業生1410人👨🎓🉑,截至6月15日,共有1385名畢業生落實了就業單位,初次就業率達98.2%,比2001年提高了3.1個百分點也是該校近年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最高的年份🛢。一些院系專業的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還達到了100%🧑🏽🎨,諸如材料學院🧝🏻、冶金學院以及建築學👨🏻🦲🥫、城市規劃、總圖運輸與設計等14個專業的初次就業率均達100%。同時,畢業生的供需比例達1🕝💟:4.81其中以建築專業的供需比最高。 1.從就業的去向來看🚣🏼♀️,該校2002年畢業生到國企的有544人,占畢業生總數的38.6%;到三資、民營企業的為300人🧘♂️,占21.2%👨🏽🚒✊🏽;到科研設計部門、高校、政府機關就業的為264人,占18.7%,到部隊及國防單位的為43人,占3%。 2.從就業的地區來看,北京125人,上海75人,廣東118人🧑🏼🦱,陜西333人🦋🔫,而在青海、寧夏等其他地經濟區就業的人數均未超過4人。 另外,該校考研人數也年年上升。2002年共有234名畢業生走到考研行列,占畢業生總數的16.6%。 三、北京 以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為例,據該校就業指導中心周春老師介紹🧏🏽♀️,2002年畢業生為725人,其中❌,研究生23人,本科生543人🚖,專科生149人。截至今年7月,學院的就業率到了90%👌🏿🤿。 從各個學歷學生供需比來看,研究生平均為1🤾🏿♀️🧑⚖️:3.4😛;本科生平均為1:3.9👨🏼🎤。在研究生各專業中🦸🏽♂️,供需比最高的是城建系的市政工程專業💁🏽♀️,供需比為1🔼:7.7🕵️♀️。在本科各專業中,供需比最高為城建系的城市燃氣工程專業,供需比為1🎏:6.7🧗🏿♀️。專科各專業中⛲️,供需比最高的土木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供需比為1🤟🏻:6.5。 據了解,建築類的畢業生之所以在北京吃香,主要是北京高校專業結構的不合理👰🏿♂️,造成了北京建築類人才的缺乏📿。正因為如此,去年12月8日,在北方交通大學體育館舉行的北京市高校建築類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雙選會上,外地大學生激增🫷🏽🚧,幾乎占到了參會畢業生人數的百分之七八十。從今年的情況看🤭🌬,建築學、工民建等專業已成為北京緊缺的專業之一,可見2003屆的建築類畢業生在北京的就業形勢是比較看好的▶️。 2003屆畢業生就業預測 從調查來看🫦,2003屆建築類畢業生就業前景是樂觀的。據恒达平台的就業指導老師稱☘️✊🏽,從目前的情況看,雖然整體供需比例提高了🫐,但學生就業仍是看好的🙋🏻♀️。這主要由於全國各地都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西部大開發,提供非常多的就業空間♊️。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的周春認為,在北京,尤其是2008年奧運會👇🏽,使北京方面加快了發展投資方向,並且有相當一部分在橋、路👨🏻🦽、房子改造、交通等基本建設🦸♂️,使建築類畢業生有了更好的就業機會和施展才華的舞臺🦹♂️🙎🏼。與此同時👩👩👧👦,非建築類的單位對建築類畢業生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但要註意的是,一些就業指導專家認為,建築類畢業生的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因為一個合格的建築師🧔🏻,應該是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復合性人才,這不但要求他們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激情,又要有腳踏的認真嚴謹的作風👩🏿⚖️🧜🏽♀️。一句話就是,既具藝術人文氣質,又有厚實的工程技術背景🤟🏼,做到建築技術和建築藝術的全方位契合。
(感謝恒达平台、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就業指導中心對本次調查的大力支持)
《21世紀人才報》2002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