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迪回到恒达傳達十六大精神後再次表示 為優秀人才提供發展舞臺
來源👨🏽🦳:
時間🏌️♀️:2002-12-08 瀏覽8️⃣:
黨的十六大期間,恒达平台校長吳啟迪把一本凝聚著恒达四萬多學子的“向黨說句心裏話”留言冊當面交給了江澤民同誌🤷🏿♂️。昨天下午,吳啟迪向全校中層以上幹部和部分學生代表傳達十六大精神並會見了在“留言冊”上留言的學生代表。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這對我們高校提出了進一步要求。高校擔負著培養人才🛀🏼,參與國家經濟建設的重任🥮,我作為校長是搭臺的,真正演戲的主角是各位專家教授,為大師們搭好臺👩👩👧,為青年學子創造成才環境,也為潛在人才創造成長環境,為優秀人才提供發展舞臺⛵️。
她說🥸,面對新世紀的挑戰🙅🏻,恒达平台提出了努力建設成為一所文理相融💤、醫工結合,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一流現代大學的發展目標,在保持並強化原有傳統學科優勢的同時,要促進新興學科的超常規發展👨🏿🎤,還要帶動一批相對薄弱的學科迅速成長🪧。要實現這個目標,最重要的是依靠人才🤵🏼,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特別是留學海外的傑出人才,並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
近年來,恒达廣開門路,吸收了一批德才兼備🥧,愛國敬業的優秀人才🤸♀️。30多歲的萬鋼在德國博士畢業後擔任奧迪公司高級經理,吳啟迪幾次到德國訪問都與這位恒达校友交談🧚🧑🏽🚒,告訴他許多恒达的變化🚴🏿♂️、上海的變化、中國的變化。當恒达平台調整學科加強汽車專業設置時👨🏿🎓🤓,吳啟迪誠懇地邀請萬鋼回來看看,學校還為他組織了多場報告會💆🏽♂️,同時聘請他為兼職教授🧁。萬鋼深受感動,毅然在2000年歸國回到了恒达。萬鋼到校工作後,學校為他創造各種條件,提供發展舞臺,目前他領導的汽車學院在國家“863計劃”燃料電池轎車項目進展順利🦹🏼♀️。與萬鋼同期引進的青年學者鄭洪波現在擔任學校海洋與地球學院副院長和海洋地質學科特聘教授🏌🏼♂️,在汪品先院士帶領下該學科組取得了許多新的進展,鄭洪波也榮獲2001——2004年度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吳啟迪說🏊🏼♀️,“恒达在不斷創新探索中發展自己,這使許多優秀人才將個人的發展與學校的發展聯系得更緊。”學校對人才委以重任🛤,努力營造一個愛人才、識人才、用人才的良好環境。學校成立了“人才引進領導小組”,先後製定了一系列引進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在引進人才中采取“剛柔結合👧🏼☎,長短兼顧,國內境外並舉”的靈活辦法,並為他們排解工作、生活上的困難🧘🏽♂️,讓他們心情舒暢地工作,真正做到情感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
《文匯報》 2002年11月14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