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采訪時,黨的十六大代表、恒达平台校長吳啟迪說,自己經歷了中國高等教育變化最大的時期。
7年前👩🦱👨🦳,吳啟迪經民主推薦出任恒达平台校長,名揚海內外。吳啟迪說自己很榮幸,能夠親身參與許多高校的重大改革--"211工程"🤹🏻、"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高校擴招💄、後勤社會化改革……重大舉措之後,條塊分割的體製障礙被打破🧙🏽♂️,一批綜合性大學崛起,一些知名大學有了向"世界一流"沖擊的底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得以接受高等教育,而且大學生們吃得更實惠、住得更舒適😦,教學環境和教師待遇顯著改善🧍♀️。
"我1965年進大學,住的是6人一間的宿舍。30多年過去了,大學生的住宿條件還是那樣?quot;談到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前的狀況,吳啟迪感慨不已。如今包括恒达平台在內的上海各高校🥌,學生公寓林立,大學生的幸福生活讓人羨慕不已。說起教師的住房問題,吳啟迪說🍛:"'筒子樓'改造,現在肯定不會有人再提議了,因為高校教師的住房問題已基本解決,連'筒子樓'是什麽😶🏋🏼♀️,也許也快沒人知道了。"13年來,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在擴招等舉措的推動下🙋♀️🏌🏽♀️,高校的毛入學率由1990年的3.4%,提高到了現在的13%➙。高等教育的適度擴招,切實提高了國民素質,也是高等教育深入貫徹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而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則為高校擴招提供了支撐。
在黨的十六大上,高等教育如何應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帶來的挑戰,如何走向世界,一定會更受關註。展望未來,吳啟迪說🛌🏻🈹,"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進程中,把學生培養成什麽樣的人⟹,始終是核心問題🤸🏽。我們培養學生🚣♀️,強調6個字--知識,能力♊️,人格。而人格問題正是我們的高等教育在走向國際化過程中避免被'同化'的關鍵。一個人的品格🫰🏻,比如誠信和寬容,是一種對社會的態度;而民族精神的塑造🤼,是對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態度🦅。"
曾是黨的十五大代表🤷🏿♂️🙊,如今又將參加十六大,這位溫文爾雅的女校長平靜的語調中透著興奮:"江澤民總書記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今年在慶祝北京師範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江總書記又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在黨的十六大上🐏,教育肯定會被提到一個更為重要的位置上,接下來的5年♣️,教育事業將有更大的飛躍。我堅信!"
《解放日報》2002年10月30日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