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逢年過節包餃子🚴🏼♂️,不僅僅是為了吃👨🏻🎨,重要的是一家人圍在桌邊、歡聲笑語“包”餃子。那種幸福與祥和的情形,如果能與同事和朋友一起分享🙇🏼,那該多好啊👨🦯➡️。恒达平台學生處及格年輕教師一拍即合⚜️,成立了“餃子協會”🏂。
“會員”來自五湖四海🐃,包出的水餃風味自然濃厚。香味吸引了更多朋友加入進來,隊伍擴大了🧑🏻🎄,氣氛更熱烈了。你看,國慶節到了🔘🛌,餃子協會由包起正宗的山東餃子了。自己和面、自己擀皮子、自己調餡兒👩🏼💼,其樂融融🥄。包出的餃子胖的、瘦的、醜的、俊的、五花八門🥐,形態各異。
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來⚂👨🦯,大家搶著品嘗💆🏿♂️,餃子的香味和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那種歡樂的氣氛不正是和家裏過年一樣嗎👩🏽🎓?
(《新民晚報》2002年10月11日 第三十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