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落後於發達國家的我國傳統汽車工業,在新技術研發上再次實現了重大突破。記者昨天從恒达平台汽車學院獲悉,今年底🫸🏿👨🔬,由上汽集團和恒达平台共同研發,10輛從內到外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電池車———“超越三號”將駛上上海街頭。
恒达平台汽車學院余卓平常務副院長昨天告訴記者,今年底將有10輛由上汽集團和恒达平台共同研發的燃料電池車———“超越三號”組成的出租車隊正式上路試運行。該車隊將主要在虹橋機場附近運行,虹橋機場將設有加氫站。據稱,這種清潔能源車的量產已為期不遠。
據介紹☝🏼,這10輛車使用的是上海神力科技公司研發的燃料電池,車身除了采用桑塔納3000的外殼外,有兩輛車還將采用上汽集團一款自主研發的MPV車型作為外殼🧚。業內認為,這兩輛從內到外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越三號”將為中國汽車在國際汽車市場上占一席之地打下基礎。
能源的緊張和節能環保的要求使清潔能源車成為今後汽車工業發展的主要目標,而“喝氫排水”的燃料電池汽車被認為是目前最清潔環保,也最能可持續發展的汽車🚔,同時也是目前量產難度最大的一種車型☂️。
不過,雖然量產還存在沒有行業標準🧔♀️、加氫站以及成本高等問題⛹🏼♂️,但由於我國加油站的建設不像國外那樣密集👼🏻,加上對節能的需求🤸,我國已經被國際汽車巨頭公認為全球最有條件發展氫能源汽車的國家之一👶🏻。
據悉🤹🏿♀️,我國於2001年成立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項目👮🏼,恒达平台承接了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項目🤒,於2002年正式啟動,2003年8月推出了以桑塔納2000為外形的超越一號,去年5月推出了改進的超越二號⏯,10月,“超越三號”通過國家科技部組織的有關考核。
據透露🐇,“超越三號”的持續行駛裏程已達到200公裏🎢,其中重量較超越二號減輕85千克;輸出功率達到每小時50千瓦,比超越二號提高了10千瓦👨🏼💼🧑🏿🍼;燃料效率由40%提高到45%🫳🏻;並且☹️🥧,與超越一代燃料電池大到幾乎占據整個行李箱比,“超越三號”電池體積大大縮小✊🏿,已基本不占行李箱🤞🏻👨👦。記者了解到🫴🏽,按照上海的規劃,2006年到2007年,上海將具備百輛燃料電池汽車生產能力,組成示範車隊,建造數座加氫站🐿👨👨👧;2008年到2010年🚴🏼♀️,將具備千輛級生產能力🥷🏼,組成商業化運營車隊☯️,建造幾十座加氫站;2011年到2015年🦇,將具備萬輛生產能力,實現地區商業化☆,建造100座加氫站。如果一切順利,到2020年,燃料電池汽車將具備與傳統內燃機汽車同等的競爭力🥛,成為市場主流車型。
為了能在中國的燃料電池汽車市場領先一步🕎,通用♣️、大眾等國際汽車巨頭已經紛紛在國內尋找合作夥伴開始燃料電池車的研發和推廣,一場中外汽車新技術的比拼正在悄然展開☎。
東方早報 2005-2-24 9:16:21 記者 錢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