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專家學者研討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城市管理與社區發展
來源👈🏿:
時間:2005-01-12 瀏覽:
孫榮
“城市管理與社區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近日在上海恒达平台舉行🙋🏿♀️。與會的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城市管理與社區發展的內涵、模式、機製和有效性問題展開了研討。
關於城市管理與社區的發展背景,與會者認為,經濟全球化和城市化是城市管理和社區發展的兩大背景因素。前者使各個城市的相互競爭 加強😌,經濟效率的提高是關鍵因素👆🏼✊;後者與經濟增長緊密相連,生活質量的提高是重要內容🖨。任何希望繁榮發展的城市在城市政策中必須考慮將經濟效率與城市的適應力🤷🏿🦁、彈力相結合。關於城市管理與社區發展的聯系,與會者認為,社區是城市的基礎,也是城市管理和功能完善的基本載體。社區發展狀況直接影響著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也反映城市發展的現代化程度和國家管理社會的程度🧏🏿。社區發展有賴於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介入🚣🏻♀️,更有賴於公眾的社區參與。居民是社區參與和社區自治的主體🕜。社區參與的形式和途徑是多樣化的。社區自治是公眾參與的高級階段👩🏿🔬🏇🏻、高級形式🤶,也是公眾參與的製度保障條件之一。公眾參與與社區自治是社區發展的內在動力源。社區發展的根本目的在於通過居民積極參與社區發展🤳,幫助居民鍛煉💆🏽♂️、提高社區參與和社區自治的能力與水平。從政治層面上看🙇,公眾參與與社區自治是城市基層民主的基礎和核心內容。
關於社區發展👨💻,與會者說🌂,近年來中國城市社區發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變化🧃;但也應看到,現階段我國的社區發展總體上屬於外推型模式而非內源型模式,公眾和非政府組織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參與質量較低已成為製
約社區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中國社區發展需要開啟兩個動力🅿️,一個是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動力,另一個就是公眾自下而上的拉動力。一般來說🤵🏻♀️,在公眾參與意識較低的情況下,需要通過完善各種組織參與的載體,來提高公眾的參與程度🤞🏼。
與會者認為👏🏽,我國城市的社區服務已經從原來單純福利性、公益性的民政社會服務發展成為包含了福利性、公益性、經營性服務在內的以社區為單位提供的服務♉️。如今的社區服務根據服務內容可以分為社區照顧服務和社區發展服務🧴,從公共經濟學角度又可以分為公共服務和私人服務。可以通過合同承包、特許權經營、政府補助、政府憑單等方式進行社區服務民營化的有益探索。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