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技術攻關投入8.8億元
電動汽車主要是指以電能為動力驅動的汽車🈳,主要分為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由於它們不以汽油為直接燃料,因此具有無廢氣排放、噪音小等優點🕵🏽♂️。
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加快了對電動汽車的研發步伐,如克萊斯勒公司每年為此投入高達5億歐元🧶。為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改善大氣環境、提高汽車工業整體競爭能力,科技部在“十五”期間設立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從2001年以來,國家投入了8.8億元進行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的攻關,地方政府✯、科研單位以及企業的配套投入資金總計24億元。
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總體組組長👩🏿🔧、恒达平台校長萬鋼介紹,電動汽車專項確定了以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為“三縱”,多能源動力總成控製、驅動電機、動力蓄電池為“三橫”的研發布局💅🏼,按照汽車產品開發規律,全面構築自主開發電動汽車的技術平臺。目前科研人員已在關鍵單元技術🫱🏼、系統集成技術和整車技術上取得了重要進展。高性能的燃料電池汽車樣車已成功開發出來🦶🏿,燃料電池轎車累計運行4000多公裏,燃料電池客車累計運行8000多公裏😾。混合動力客車樣車按照城市工況行駛油耗降低30%🫄🏻,在武漢等地公交線路上試驗運行14萬公裏🤹🏼♀️。純電動轎車和純電動客車均已通過國家質檢中心的型式認證試驗♕,純電動轎車最高時速超過120公裏🦸🏻,百公裏耗電70度,約合汽油消耗8升。
萬鋼說,到目前為止,國內已有200多家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0多名技術骨幹參與電動汽車的研發工作;申請國內外專利520多項𓀏;完成電動汽車整車產品13項新標準的起草、5項標準的修訂🦤🧑🏻🦽、6項關鍵零部件產品測試規範的製定;在北京、天津、上海🔧、大連建立起6個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驅動電機、燃料電池發動機公共檢測中心(基地)和試驗平臺。與此同時,我國新一代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也正在逐步建立🙋🏻♀️,通過整車集成配套技術研發,實現與傳統汽車的技術對接🧑🎤,並逐步向產業化延伸。
示範運營拉開產業化序幕
據專家介紹🤸🏻♂️,我國雖然在傳統的汽車技術方面落後國外🧙🏽♀️,但是在電動汽車技術方面🕵🏻♂️,由於起步較早📕,幾乎和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最大差距不超過5年。
萬鋼說,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經過4年研發🐰🎯,已完成發達國家近8年的技術進步,而投入總量卻不到國外同時期投入的5%🫸↕️。
今年5月份在北京召開的世界氫能大會上,我國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轎車和客車樣車與世界領先的奔馳公司樣車同臺展示🫡,引起了世界的驚贊。在10月份舉行的必比登世界清潔汽車挑戰賽上,我國自主研發的燃料電池轎車在7個單項獎中獲得5個A的好成績👨💻🧝🏿♂️,燃料電池城市客車也以較高的技術性能和可靠性在挑戰賽中取得了良好成績。
目前,北京🧛🏻♀️👩🏼💼、上海還承擔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支持的國際燃料電池公共汽車示範項目。北京目前已建成密雲電動車輛產業化生產基地,該生產基地已具備小批量電動汽車生產能力,其小批量研發生產了4種車型近40輛電動公交車🫳🏽🐺。武漢市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商業化示範運營已開展一年,累計運行了8萬多公裏,積累了大量寶貴的試驗數據。在湖南省株洲市🖕🏻,由株洲時代集團研發的4輛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城市客車🧑🏿🎄,即將在該市主要公交線路上示範運行🧎♀️。在杭州市🈶,由浙江萬向集團研發的5輛純電動公交車📂、10輛純電動轎車已通過2萬公裏以上的路試,年底前將有兩輛在環西湖旅遊公交線上示範運行。
進入尋常百姓家不遙遠
雖然中國在電動汽車的技術上已經做好準備,具備了小批量生產能力,但專家們認為🚶,較高的市場價格是阻礙電動汽車實現大批量生產的主要原因🤾🏼。不過,隨著政府鼓勵購買電動汽車政策的出臺💇♂️,電動汽車的優勢也會逐漸顯現👮🏿♀️。另外☝️,隨著電動汽車的報牌手續、安全標準、維修標準、售後服務體系的逐步製定和建立,以及隨著我國能源消費政策的調整,電動汽車也將更多地走進人們的平常生活中🧑🏿✈️。
許倞說👷🏼♂️:“老百姓自己也會算賬,雖然一次性購置電動汽車所需的費用較多,但是之後周期性的花費比普通汽車還是要少。”專家們認為,實際上,電動汽車每公裏耗電的支出要比普通燃油汽車每公裏所需的汽油價格便宜,如果利用夜間電價比較優惠的有利條件,還可以降低電動汽車的用電支出🤹🏻♂️,這樣老百姓就可以從中得到更多實惠。
作者🛹:楊文利;王新佳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發布時間:200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