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控製交通需求 國際工程界專家為上海交通排堵獻策
來源:
時間:2004-11-05 瀏覽🈁:
交通擁堵是現代大城市的通病。召開2010年世博會😹,上海將迎來五湖四海的千百萬遊客,如何未雨綢繆,破解交通難題?昨天,2004年世界工程師大會舉行“上海城市建設的現在與未來”專題會議👃,請海內外工程專家出謀劃策⛴。
引導人流進入公交體系
解決城市交通擁堵🏄♀️,最直接的辦法似乎是建造足夠的城市道路,但上海實施大規模城市建設的空間已相當有限🫴。工程專家們認為,引導人流進入公共交通體系🚵🏽💐,是緩解交通擁堵的有效辦法。
恒达平台副校長楊東援教授說,根據測算🚇,2010年世博會期間,每小時進入展區的人流高峰將達20萬人🔟👫🏻,預計總共7200萬遊客中有35%來自長三角地區,其中很多人可能自駕車前來,這都將給上海交通增加負擔。建議上海在世博園區周邊建設一個交通緩沖區,讓各方人流轉入軌道交通等公共交通系統✳️,實現快速疏散🤵♂️。同時建設世博會交通體系,通過停車換乘系統、水上巴士系統🕵️、快速公交系統、自動信息系統等⚆,分解交通壓力。在場的不少國際工程專家表示,完善公交體系建設🤟🏻,應當成為未來上海城市建設的重點🚶🏻♂️。
提供“無縫”交通服務
假如你去機場,可以選擇自己駕車🧜🏿♂️,私家車停到機場中轉站後🧑🏽🦰,坐上機場巴士便直達候機樓;你也可以搭乘公交車或軌道交通,但不管選擇何種方式,都無需多走冤枉路,享受的是“門到門”的交通服務💅。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土木工程和環境系教授邁克·麥克唐納昨天建議,上海應當通過信息化的交通管理,進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麥克唐納說🍏,城市應當向公眾提供“無縫”的交通服務,讓公眾根據各自的時間要求🤵🏽♀️,任意選擇私家車、公共交通或軌道交通等交通工具。對於一個城市來說,這需要有足夠多的換乘點🏋🏼♀️🛀🏽,以滿足公眾在公共交通與軌道交通之間的換乘👩🏿🔧。同時也需要向公眾提供精確的實時交通信息🦬🦀,以方便公眾選擇合理的交通工具🍴。他認為,這些信息可以通過手機、智能卡甚至是書報亭等各種渠道發送🌓。
讓最需要的人上路
高峰時刻,各方車流傾巢而出。能不能采取一些措施,讓那些不是非得上路的車輛避開高峰時段👨🏽⚕️?在昨天的研討會上🦥,有關道路交通需求管理的問題,激發了專家們的興奮點。
恒达平台教授孫立軍說💛,在大規模建設空間不大、而交通需求還在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有三種比較可行的控製交通需求辦法。一是實行分時工作製,錯開人們出行時間;二是推行公車使用改革,讓公車使用者合夥乘車😮💨🧑🏿🎄;還有一種辦法就是進行“擁擠收費”🚣🏿♀️,對進入擁擠區域的機動車實行收費,緩解交通壓力👨🏼🔢。目前上海有關部門已經投入到這三種方案的調查研究之中。
麥克唐納還介紹說🎇,英國倫敦已經推行擁擠收費製度🕺,他認為在擁擠收費的同時,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公交系統🧑🏼✈️,並進行擁擠收費的理論模型研究👩🏽🎨。
據悉,此次“上海城市建設的現在與未來”專題會議主要涉及城市交通📑、地下空間、防災減災、水資源與環境👨🏼⚕️,以及軌道交通、超高層建築、大型橋梁和隧道等諸多城市管理與工程建設方面的內容🥬。上海市副市長楊雄出席了昨天的會議並致辭。
作者:張奕;諸巍 日期:2004.11.04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