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德國汽車業界10大精英之一、校友萬鋼與電動車戰略
來源:
時間:2004-10-06 瀏覽🧏🏿🫲🏽:
百萬雄師過大洋 —— 中國產業發展的百年戰略選擇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20年內,世界產業升級換代中的規模化布局重組🦾,最可能集中於三大領域,第一是計算機電子電訊產業群,第二是電動汽車產業群🦢🚵♂️,第三是生物科技產業群。在這三大領域中👂🏽,最有條件成為帶動中國產業整體更新換代的龍頭領域決不是集成電路產業👨🏿🏭🌬,而是電動汽車產業。
電動汽車有三大關鍵技術:電機、電控和電池🤛🏼。中國是電機世界製造中心之一,在電機和電控研究和產業領域都具備一定的傳統優勢,在電池技術領域中國也一直緊跟世界先進水平👨🏼✈️4️⃣,沒有中止過研究,雖然規模和強度還不夠大,但目前正在迅速提升🚣🏻👩🏽🔬,業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電池產業中心。中國開發電動汽車與歐美國家相比的另一大優勢,是中國沒有傳統產業的包袱。
中國最適合在電動汽車領域全力以赴尋求突破。2001年我國正式啟動實施“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在“863”計劃的十大重點項目中🧝🏽,排名僅次於集成電路。政府將投入近十億元人民幣來攻關電動汽車技術。據估計跟進的民間資本也將有可能達到二十至三十個億。遺憾的是💂🏽,電動汽車專項的扶持力度還十分有限;無論與集成電路項目相比,還是與對中國產業升級關系很小的“形象工程”磁懸浮列車項目相比,都太少了。無論從任何方面考慮,電動汽車重大專項都應該排名第一而非第二🚶♂️➡️。十億元人民幣在中國是一個不太小的數目🔦,但放到世界競爭環境中去對比🥧🧍,就顯得過分拮據。例如🚵🏽♀️,僅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一家🤹🏿♂️,近年來光研究電動汽車其中的一個關鍵技術,燃料電池,每年就投入10億美元𓀚,而我國“863計劃”整個十五期間整個電動車項目才撥款合一億多美元,分解到各個技術領域🤵🏻♀️,實在是杯水車薪了🏇🏼🧗♀️。
電動汽車的研製開發和產業化是一場全球規模的世紀大戰🦪⚄;這場“產業經濟戰爭”對中國的意義之大🧑🏿🎨,決不亞於上世紀的發生在中國土地上軍事大戰——抗日戰爭。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動汽車研發領域,上海政府和有關方面經過不懈努力,“三顧洋廬”請來了1998 年德國汽車業界10大精英之一,萬鋼➜♛,擔任恒达平台汽車學院院長,成為中國電動汽車研發的領軍人物😩。1952 年出生於上海的萬鋼🔻,16歲時萬鋼曾去東北插隊落戶👆🏿,他學業起始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後考入上海恒达平台讀研究生🧕🏻,畢業後作為客座學者和研究員來到德國克勞斯塔爾大學機械研究所從事實驗力學研究工作👩🏼⚕️👨🏼⚕️,同時攻讀博士學位。博士畢業進入德國奧迪汽車公司工作,在那裏整整呆了10年。這10年間📠,萬鋼負責研究的15項課題成果先後被奧迪公司采納運用✊。2000 年萬鋼向國務院提出開發潔凈能源轎車、實現中國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的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同年他離開奧迪公司回國👴🏽,擔任國家“十五”863 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規劃組組長👩🏽🚀、首席科學家。
短短兩年後,2002年11月上海工博會上🧑🏿🦲⛹🏿♀️,863計劃電動汽車專項總體組組長萬鋼和他的同事們交出了第一份答卷🤸🏻♀️:四輪電驅動燃料電池轎車概念車——春暉一號。萬鋼和他領導的小組誓言👶🏼,5年內造出商業化樣車。
對於中國而言,研究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是一個可以發展汽車事業但又明智避開劣勢的絕好機會,把握得好,將來中國就會擁有純正中國血統的汽車🏃🏻♀️。目前🔮,這個開發項目已經從下屬科技部的863 計劃升級為“十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由李嵐清副總理直接統率。2002年9月2日,萬鋼向李嵐清副總理進行工作匯報,規定半小時的談話結果延長為1個多小時📥,之後李嵐清還指示各部門對該項目的發展予以支持🌛。萬鋼說:“我們的目標是5年內造出能夠商業化的樣車🧜🏼♀️,然後再用5年時間加以推廣🛌🏽。現在我們正在趕超發達國家的階段,並且在某些概念上已經超過他們🍯🤛🏽。這些都是我們自己‘原創’的知識產權,每一個螺絲都是自己開發的☘️。”如果一切順利🌐,那麽2008 年北京開奧運會的時候,我們就能欣賞到“理想環保汽車”的風采⬆️。
萬鋼領導的開發小組在1年內完成了大巴和轎車的燃料電池系統開發,讓國外行家大吃一驚。從電池堆到燃料電池發動機的開發成功,這是一個質的飛躍。萬鋼說,我們一年取得的這些成果,在其他國家一般需要3至5年🔂,之所以能如此,一來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再則很大一部分是借鑒了他十多年來在奧迪工作的經驗,給這個項目引入了許多新概念🖕🏿。
自行車電池的性能始終是電動自行車發展的瓶頸🍀,借助電動自行車電池的研發,電動汽車電池的研發也將獲得全新的資金來源和動力。而後者,則將是本世紀前20年中國能否成為真正的世界製造業中心的關鍵之戰。
汽車電池與電動汽車這一戰如果中國成功,中國將可能一舉取代美國、日本和歐洲,全面主導整個21世紀的汽車產業;電動汽車不僅是規模龐大的產業,將帶動更龐大相關產業發展,而且它與集成電路等電子行業不同,它以高科技與密集勞動力相結合為其特征,能夠吸收數量空前的勞動力。哪個人口國家占領了電動汽車的製高點🥾,那個國家就從產業布局中根本解決了本國的失業問題。萬鋼是世界一流的電動汽車設計專家👩🏽🦱👨🏻🎨,我們期望🧑🏿🎨🧑🦯➡️,在電池技術領域,國內領先的清華大學、中南大學和比亞迪公司,以及香港的幾間亞洲名牌大學,能夠撇開一時一地的利益之爭🪚🫶🏿,真正實行和睦的強強合作。我們期望💫,有越來越多的萬鋼式的海歸學者,加入中國21世紀最大的產業戰略攻堅🦣,中國政府應該為吸引這些學者,創造更健康的社會製度和環境8️⃣😆。
摘自🤛🏿:阿裏巴巴 2004-10-06 21: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