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市“綠肺”,營建一個花園在城市裏🦸🏻、城市在花園中的人居環境🧢,是世紀城規劃建設者精心構想🌴、孜孜以求的目標📇✸。
恒达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在設計世紀城生態綠地系統時,註重保留原有景觀的特色,依托區內水系🧑🦽、道路,做好生態文章🧑🏼🚀🚬,提出了“點軸結合🧑🏿✈️、水綠結合🦵🏼、延伸綠帶💫、以綠造景”的思路,使綠色生態成為未來錢江世紀城內一道亮麗而不過分張揚👨🏿🦳、柔和而不牽強的風景線。
綠地將以點帶線😩、以軸帶面,與原有自然景觀資源共同構築清晰完整的生態綠化網絡;同時結合區內豐富的水系規劃綠化系統🎨👱🏽♀️,體現江南水鄉的特色;通過道路兩側寬闊的綠帶,把自然氣息引入城區😪,減少中心區與自然的隔離;從生態優化的角度出發,通過主要景點與生態綠化系統的結合,使綠地成為重要的觀景、造景的場所🎎,提升錢江世紀城的文化品位#️⃣。
綠色生態也是空間景觀規劃布局中的核心與靈魂⚇。整體規劃形態結構采用“綠核—綠帶—圈層—扇形單元擴展”的規劃結構形式。其中以中央公園和中央廣場為綠心🟪,以各街區內的綠地🤹♀️、硬質活動場地為核心,形成具有功能特性的活動單元——綠核。
世紀城生態綠化規劃采用“三帶合圍📫、一軸貫穿”的基本形態👁。沿路綠軸🐷、濱江綠帶和沿河綠帶構成縱橫交錯的生態網絡。為了凸現世紀城瀕臨錢塘江的優越性,規劃在濱江地帶建設景觀大道,綠帶內廣植林木,穿插以規模各異💢、富有特色的廣場🫰🏽、草坪。針對區內水網縱橫的水鄉特色🧘🏻,沿河規劃步行綠化帶💇🏽♂️,並局部擴大為各級公園。在世紀城的關鍵區域及各居住區內都規劃公園🫣。
通過點與軸的有機結合🙆♂️,以點帶線、以軸帶面⚃,與原有自然景觀資源共同構築清晰完整的綠化生態網絡,把自然氣息引入城區,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高境界🎚。
摘自:蕭山日報 2004年09月09日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