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百年醫院老建築“生死未蔔”

來源:   時間🗺:2004-08-30  瀏覽:
今春一次拍攝途中🫰🏻,攝影愛好者王鳳青路過乍浦路與北蘇州路,驚訝地看到坐落在路口的北蘇州路190號原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東樓破敗的樣子,“這幢有140年歷史的老建築外觀幾乎面目全非,好像不久就要被拆除”,他心焦萬分👷‍♀️。8月18日虹口區舉行了歷史風貌保護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首次決策聽證會,他在會上首個發言表達了他的憂慮。

現存上海最早的醫院要拆?

其實上海市人大代表張人鳳也一直關註著百年醫院的“存亡”。張人鳳老先生在年初召開上海“兩會”期間提出“將北蘇州路190號原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東樓等三處建築列為市級建築保護單位”等3件書面意見🤾🏿‍♂️,後交上海市規劃局🧑‍🤝‍🧑、房地局辦理🥔,目前,這3處已被列入優秀歷史建築申報名單🔒,“現在還沒有最後的報批結果”➙,張人鳳說。

“近年來👜🖖🏿,上海的歷史保護建築多為住宅🈺,石庫門🧑🏽‍🎓、別墅什麽的,但是公共建築非常少。原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東樓作為記錄早期醫院在上海發展足跡的載體,其價值非同一般🐋。站在天潼路甚至還能看到這幢英式建築上的浮雕。”作為中國近代出版家張元濟子孫的張人鳳先生,住在祖父1939年就搬進的西班牙建築裏半個多世紀,他對老建築的理解自然有他的獨特視角🕶。

“這幢樓坐落在蘇州河北岸🅰️,與上海大廈、外白渡橋和郵政大樓等老建築自成一線🏌️,這條線上的建築都保護好了將能為上海增添一道僅次於外灘的濱河景觀💇‍♂️。”張人鳳認為🦻。

1864年,外國教會舉辦了公濟醫院,解放後改為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王鳳青和張人鳳兩位老先生關註的就是這所醫院原住院部樓。“這是現存上海最早的一家醫院,但不知道究竟是不是文物🧑🏿‍🦰,看上去不久就要被拆。”王鳳青一再地表示自己的焦慮。

日前記者循著“北蘇州路190號”的門牌一路找到這幢同治年間的老建築,站在街邊似乎永遠也不會想到樓上會有人😳,但是記者驚訝的發現,風光不在的英式大樓外觀破敗,大樓裏面竟然是家已經存在6年之久的電影製作基地。這幢樓底層靠近乍浦路一側目前是一家洗車場💂‍♂️,面對蘇州河的房間分別被純水站和倉庫“占領”。

“大概幾年前,有部戲要找一所蘇州河邊的房子,經介紹我就找到了這裏。”“夢工廠”影視攝製基地負責人邢祝淵告訴記者,那時候上海第一人民醫院把廢棄的住院部場地置換給了香港某房地產公司造賓館5️⃣,但是市政府規定濱河範圍內不允許建造高層建築,於是第一人民醫院的樓就全都閑置了下來。僵持了一陣後👦🤾🏻‍♀️,房產公司打算將空樓出租給人當倉庫,他便將這個地方租下來做成片場。

尋求保護與開發的“平衡點”

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王偉強博士多年致力於城市規劃研究🏌🏿,他認為🉐,要更好地保護歷史建築🫸🏽,就應該尋求優秀歷史建築保護與開發的新的“平衡點”。這種平衡很難找到,可以通過容積率轉讓𓀂💪、製定對歷史建築的房屋租賃要求等方式來實現,而最重要的是建立製度,從製度上保護歷史建築👇🏼🧑🏿‍🎨。

“維護老建築是需要大筆經費的💈,而大多數上海的優秀的有歷史的別墅,由於歷史原因是十幾戶人家一起住♛,誰也不願意拿出費用維護🔆,天長日久房子面目全非🎶。”王偉強這樣描述部分建築保護的現狀📸。他說👨🏿‍🏭,“保證不倒不塌”已經是房地部門能做的最高保證🌰。

“上海原有的石庫門房子現在“存活”下來的大概僅占總數的30%,”在使用中自然折舊對建築物本身的破壞並不是很大🏠,而真正破壞力最大的是開發性破壞。“簡單的一拆了之”再建造新的建築,我們就像狗熊掰玉米🦌📝,最後只有手中的一個,能不能像國外一些城市保留舊城,在郊區再建造新建築?

他很羨慕法國裏昂,古羅馬時期、中世紀🙅🏿⛹️、十八世紀各個時期的建築像城市的年輪一樣清晰可見。“城市是一個舞臺,舞者是不斷變換的🧚🏽,而舞臺應該是穩定的🚚。”王偉強感慨,“不能現在的我們拆掉了30年代的房子✌🏻,明天我們的後代再拆我們現在建造的房子🧙🏿‍♂️。”

摘自:東方早報 2004-08-30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