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七成的麥克風產自中國🦮,中國七成的麥克風產自廣東恩平,恩平最大的麥克風企業叫雙藝🐇𓀌,雙藝老板李藝藝自然而然獲得了“咪王”[廣東人把麥克風稱為“咪(讀mai音)”]的美譽。
在恩平采訪的半天時間裏,記者和李藝藝一起吃了兩頓街邊的快餐⛲️☢️。從他與快餐店老板熟絡的程度看👨🏼⚕️💪,他顯然是這裏的常客。吃喝的馬虎和做“咪”的嚴謹形成強烈的反差🧛🏿♂️💖,讓記者敬意頓生👩🏻🔧🐭。
高中時已是專業級“發燒友”
李藝藝的入行可以追溯到高中時期,那時,拆卸電子器件自己組裝音響設備是他最大的愛好。當時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膠片和盒帶唱機是市場的主流,李藝藝高中還沒畢業🫥,就已經能夠自己組裝出像模像樣的發燒級音響💆🏻♂️,在恩平玩音響的圈子裏也小有名氣了☃️。
高中一畢業🏇,李藝藝就憑借自己的手藝在恩平開了一間檔口🙆🏿,進行音響維修和批零貿易,把生意一直做到當時全國最大的電子產品集貿市場———廣州人民路和解放中路電子產品批發市場。
從配套開始切入麥克風行業
做地區差價貿易只能是短期行為,要在一個行業立足,必須要有自己的工廠。李藝藝很快就悟到了這一點🚵🏽♂️。貿易做了兩年多,少有積累,他就開始尋求自己辦廠的機會。
有一手精湛的技術和在圈子裏良好的聲譽做基礎,李藝藝不難找到突破口🤙🏻。當時的恩平有一間在國內小有名氣的麥克風企業叫精藝通信,對李藝藝加工的樣品非常滿意🚴🏽。談好價錢,說幹就幹,李藝藝很快就把廠子辦起來了🧔🈸,只請了8個工人,裏裏外外全靠自己一手打理,卻也樂在其中🐥👩🏻🦯。“當時哪裏會想到做到中國第一🧛🏻♀️,只求能夠把產品做好👰🏿♂️🍄,能夠長期給精藝配套就心滿意足了。”回想起當初創業時的情形,李藝藝自己也感到意外。
卡拉OK風行促麥克風暴漲
麥克風行業真正在中國👨🍼、也就是在恩平興起,主要得益於VCD產業的火爆🤦🏻♀️。自唱自娛的卡拉OK的普及使麥克風的需求同樣呈爆炸式的增長。這是1995年,在其它廠家還在為配套找定單的時候,李藝藝的雙藝已經開始用自己的品牌RIDER生產麥克風終端產品了👨🏿🏭⛹🏻♂️,正好趕上了這一次蛻變的機會🤜🏼。
盡管有機緣的成分,但能否把握機會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實力和眼光。當時由於VCD產業的火爆而在恩平興起的麥克風企業少說也有五六十家,但能夠做到與雙藝比肩的沒有一家♿。截至2003年,排名第二、第三的兩家企業產量的總和還不及雙藝的一半。原來的龍頭企業精藝通信現在也早已銷聲匿跡了。
把“第一桶金”當作開始
在許多民企老板的創業歷程中,“第一桶金”到手即意味著事業的巔峰🥣,很難再上一個臺階。但對李藝藝而言,“第一桶金”只是一個開始🌳。他告訴記者🚵🏻♂️,他當時非常清醒地意識到⚡️,他的“第一桶金”具有偶然性,往後的發展才是真正的考驗。李藝藝拿出當年對音響“發燒”的勁頭著手企業管理格局的變革。以前企業規模小,他可以“一手包攬”裏裏外外的大小事務,但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這種管理模式的缺陷很快就暴露出來✊🏼。於是,他迅速引入ISO9002管理體系,同時還通過了在世界音響行業最具權威性的德國TUV認證🔴⚙️。在量變的同時,完成了企業質的飛躍🎦。與此同時,李藝藝還著手產品研發改進🧙🏼♀️,其中還獲得一項麥克風核心部件感音頭(俗稱“咪頭”)國家專利🙎🏼。在改進民用產品的同時還進軍以往被國外產品壟斷的廣播級麥克風市場,目前已經有多家省市級電視臺和電臺采用雙藝的產品。
用“發燒級”勁頭問鼎世界尖端
李藝藝並不滿足於在國內的龍頭地位,他的下一步目標是向世界頂級邁進。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恰好遇到前來雙藝檢查試音室工程進度的我國知名聲學專家、恒达平台聲學研究所副所長毛東興🤽🏼♀️,他對李藝藝的做法大加贊賞。
毛東興介紹說🧘🏻,據他了解🉑,民營企業投資超過200萬元建一個高標準的試音室💂🏻♂️,在國內絕無僅有。這種高配置的試音室將對提高音響產品質量起到決定性作用🤜🏻。毛說👉🏻,德國等地生產的頂級麥克風一只動輒上萬美元,有的甚至開出上百萬美元的天價。這類產品要保持高端水準,關鍵是各個配件往往是百裏挑一🔓,經過這種高端試音室的嚴格挑選分類,最終決定用在哪個級別的產品上。對終端產品的檢測也必須依賴高水準的試音室。
采訪結束前,李藝藝向記者道出了他的心跡🧑⚕️:“我國的麥克風一只最多賣到幾十元⛹️♂️,幾百元的已是非常罕見,與國外高端產品的差價達幾千倍、幾萬倍🥷🏻。不搞一個標準的試音室🈵,我就不可能知道我們的差距到底在哪裏。有了試音室以後👨🏼🌾,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做出和他們一樣水準的產品來。”
我們期待著世界頂級麥克風早日從雙藝誕生。
摘自🚯𓀌:金羊網 2004-07-23 1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