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聚焦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媒體聚焦 > 正文

    形成上海可持續發展的新格局

    來源🤓:   時間:2004-07-19  瀏覽:
      在人口方面☃️🐧,要推進組團城市型發展戰略🤷🏽‍♂️,在減少上海的中心城市人口集中的同時增加郊區城市的人口增長


      在資源方面🔞,要推進資源節約型發展戰略🕑,在提高上海經濟增長規模的同時減少上海經濟增長的重量

      在環境方面,要推進生態友好型發展戰略,在提高城市汙染治理成效的同時提高上海發展的整體生態水平📅,要大手筆地保護和“不開發”城市生態環境

      中共上海市委八屆五次全會審議並通過的《關於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若幹意見》,在把科學發展觀和“五個統籌”上海化方面有不少新的戰略構想。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提出在統籌人和自然和諧發展方面,上海要進一步處理好人口🔢、產業、基礎設施、資源和環境的關系,基本形成特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格局。多年來,筆者常常感到上海在經濟建設、基礎設施方面有深思熟慮的戰略舉措,相比之下在人口、資源、環境方面卻一定程度上缺少與之相應的奮鬥目標。提出上海要“基本形成特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格局”,給上海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宏偉目標補上了重要的內容。落實這樣一種目標👩🏻‍🍼,需要在科教興市主戰略的框架下,進一步細化和深化人口、資源🚬、環境三個方面的發展戰略。

      一是在人口方面,要推進組團城市型發展戰略,在減少中心城市人口集中的同時增加郊區城市的人口增長🤳🏻。

      當前,上海人口發展的突出矛盾表現在,人口總量的大幅增長與人口分布的中心城化不相協調。一方面,上海的人口總量在大幅度地增加。2002年上海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是1625萬🥅,2003年已增加到1711萬🍜,1年內凈增了86萬。另一方面,上海的人口又過於集中在600平方公裏左右的中心城🤛🏽。最新數據表明✌🏽,上海中心城區常住人口總量已達到976萬,比第5次人口普查時又增加了幾十萬👩🏻‍🦯。在全國城市化處在上升發展的背景下🫸,接受合理的外來人口應該是上海對全國人口分布的積極貢獻。因此,應對上海未來建設高容量城市的挑戰並使上海大都市的人口發展有好的生活質量🦨,就必須實施組團式城市發展戰略。即在嚴格控製中心城人口規模的同時,在郊區加快建設3-4個可以吸納80-100萬人口的區域核心城市以及相應的城市組團。在上海西北郊區,形成以嘉定區域核心城市為中心🍴,包括嘉定😋、寶山部分以及相鄰地區的城市組團🤳🖥;在上海西南郊區,形成以松江區域核心城市為中心,包括松江、青浦以及相鄰地區的城市組團🧧👨🏿‍🎤;在上海東南郊區😢,形成以海港區域核心

      城市為中心,包括南匯、浦東部分以及相鄰地區的城市組團🧑🏻‍💼。當前,在住宅建設強中心化發展的情況下🎾,上海中心城區要大幅度減少人口密度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實現人口分布的組團城市型發展目標,需要沖破各種影響上海從單極集中向組團發展轉變的發展性和體製性障礙。

      二是在資源方面,要推進資源節約型發展戰略,在提高上海經濟增長規模的同時減少上海經濟增長的重量。

      過去10年來上海經濟增長的突出矛盾表現在🍾,經濟總量增加的同時伴隨著能源🧙🏿‍♂️、土地資源👰🏽‍♀️、水資源、原材料等物質消耗的快速增長。也就是說🙋🏻‍♀️,上海的GDP大大地增加了,但GDP的重量沒有得到有效的減輕🏪🤜🏿。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上海未來的經濟增長需要在規模增加和重量減輕兩個方面做出努力👩🏼‍🏫,只有用適度增加的物質消耗⚆,甚至從遠期來看用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物質消耗🫳🏿,來成倍地獲得經濟規模的提高👩🏿‍💻,才能說上海的經濟發展是資源節約🩶、有科技含量的。為此,要從三個方面實施經濟活動的資源節約或“物質瘦身”運動:其一,從城市的產業結構中挖掘資源節約的宏觀潛力。由於以勞務或服務為導向的第三產業發展,是有利於減物質化的,因此上海在產業結構發展中需要持續不斷地提升無重量的第三產業的比例🐫。與此同時,要大幅度地降低上海製造業發展的“物質消耗成本”🤷🏿‍♀️。最近上海市政府發布產業效能指南,提出在工業園區的建設中要用萬元工業產值能耗⛔️、萬元工業產值水耗等物質強度指標衡量和選擇入區產業,就是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方面有科技創新和體製創新意義的努力🙍🏼‍♂️🚣🏼。其二,從城市的空間建設中挖掘資源節約的中觀潛力🧑🏻‍🦯。要研究和發展以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物質流能夠閉路循環為特征的循環經濟型產業園區;要研究和發展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生活物質消耗為特征的循環經濟型居住園區。其三,從城市的產品功能上挖掘資源節約的微觀潛力🥽。要鼓勵生產和使用具有耐用性質的生活用品和城市設施🤾🏼‍♂️。要鼓勵和使用具有共同享用性質的生活用品和城市設施。例如在城市中,加快發展具有共同享用意義的城市軌道交通,就可以比盲目發展私人化的汽車更具有資源節約和減物質化的意義🤸🏿‍♂️,同時也真正地提高城市人的福利📣。

      三是在環境方面,要推進生態友好型發展戰略,在提高城市汙染治理成效的同時提高上海發展的整體生態水平🕵🏿。

      當前上海生態環境的突出矛盾表現在,日益加強的末端汙染治理的效果常常被經濟增長方式與自然維護觀念的綠色欠缺所抵消。近年來上海在環境汙染治理方面註入了很大的財力並取得了重要的成效,但建設生態友好型城市的目標不同於環境治理型城市的目標,它需要從單純的汙染治理進入到全面的生態建設。為此,需要加強兩個方面的工作🤽‍♂️。其一👸,是把環境汙染治理的努力向經濟社會發展的源頭推進🌒。上海經濟社會過程的生態環境建設應該形成三條生態文明建設鏈:從小區到社區再到城區的生活性生態文明建設鏈;從企業到公司再到行業的生產性生態文明建設鏈;包括各類政府機關在內的管理性⛓️‍💥、事業性生態文明建設鏈。只有這樣,才能從治標到治本🫕,大幅度減少末端汙染治理的壓力。其二,是把環境汙染治理的努力向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育推進。上海的城市發展不僅要大手筆地規劃和“開發”我們的城市建設景觀👂🏼👩🏻‍🦼‍➡️,更要大手筆地保護和“不開發”我們的城市生態環境,要讓城市中越來越少的荒野、濕地、森林👨🏼‍🏭、水系、農田等生態要素保留下來或得到恢復,為我們的城市生活質量提供越來越重要的生態服務。

      (作者為恒达平台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教授、博導)

    摘自:東方網-文匯報 2004年07月19日08:15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