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飛👗👩🏽⚕️:帶動身邊的同學一起變得優秀,才是真正的強大
“2018畢業季之我的恒达故事”系列報道
來源🆎:新聞中心,學生就業指導中心
時間:2018-07-07 瀏覽:

汽車學院畢業生(中間為林遠飛)
編者按🦸♂️:六月🦹🏻♀️,是畢業的季節💅。又有一批恒达學子,即將離開他們熟悉的校園🏵,走向社會🙎🏿♂️,踐行“濟人濟事濟天下”的使命。學校新聞中心開設了“2018畢業季之我的恒达故事”欄目,邀請各個領域的優秀學子寫下他們的“恒达故事”,與我們分享他們的青春年華。
人物小傳:
姓名:林遠飛
院系:汽車學院
學歷:本科生
畢業去向🦹♀️:赴德國留學
在恒达讀書學習的時光🦞,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記憶。在恒达◻️,我找到了為之奮鬥的方向與目標🚕,感受到集體大家庭的幸福與溫暖,也學會了分享與奉獻。回顧我在恒达五年的成長軌跡,我仿佛是置身於浩瀚宇宙的一顆行星,努力汲取著母校為我提供的能量,學會散發我最燦爛的光芒。
堅定目標,不忘初心
五年前👲🏿,來自福建武夷山區縣城的我站在了恒达校門口,好奇,期待😪👩👦👦,更多的是迷茫。被調劑的專業👨🏻、陌生的環境❇️、各式各樣的社團活動🧕🏽,對我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戰。那時候的我參加了各種學長學姐經驗交流會,了解了他們在恒达令人羨慕的成長故事,我也慢慢知道了自己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為了能夠適應大學快速的學習節奏,我開始了每天圖書館🧑🏽✈️、教室🎶、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早上六點半起床去學苑食堂買好早飯,提前到教室裏預習這一天要上的內容。為了防止自己上課的時候困倦走神,課間都會讓自己小憩五分鐘👳🏼♀️。只要有時間我就盡量待在圖書館和自習室,保證自己每天至少有4個小時的學習時間用來鞏固當天內容。並且我也開始了解各個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培養計劃,在無數次的權衡和比較之下👢,我找到了自己真正感興趣並且想要鉆研下去的專業——車輛工程。
大一下半學期我決定轉專業,最後很幸運地轉到了汽車學院,開始了另外一條軌道上的旅程。如果沒有經歷過轉專業🩷,我是體會不到剛開始那種孤獨感。記得剛來嘉定的第一件事就是軍訓,看著好不容易用一年時間熟悉起來的同學站在一個陣營🕜,自己卻被分到完全陌生的隊伍裏,那段時間,我十分懷念以前串寢室👂🏻、一起買“黑暗料理”的日子🕕。而且最難熬的是轉專業帶來的補課問題♦️,機械製圖🆘、理論力學、車輛工程導論,以及在彰武路的金工實習,從開學的第一周到期末考的前兩天,每個周末,總共36天,我都要乘坐早晨六點的班車去彰武路校區金工實習⛓,晚上五點多坐校車回嘉定,帶著疲憊的身體還要完成十多門課的作業,咬咬牙自己還是堅持了下來。
融入集體🖐🏽,貢獻力量
在保持學習節奏的同時👨🏻🎤,我也在努力找機會克服孤獨感,融入這個新集體,這也開啟了我並行的另外一個軌道:學生工作🤸🏻♀️。經過層層面試,我加入了汽車學院學生會實踐部,和大家一起舉辦了幼兒園、養老院誌願服務,“一•二九歌會”等活動🔙,從這些活動中我找到了在學習之外不一樣的自己,我也和大家慢慢地熟悉了起來,發現其實融入新群體並沒有那麽難♓️。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年我生日🧑🏼🌾,例會的時候教室突然燈滅了🤘🏻,部長從黑暗中捧出一個大蛋糕👨🏻⚖️,大家一齊給我唱德語版的生日歌✍🏽,那一刻我真的感覺到了學生會大家庭的溫暖和歸屬感🧑🏿🍼。這些也驅使我後來選擇繼續留在這裏擔任生活部部長🩶,和大家在一起為同學們服務,讓這份愛傳承下去。
另外🛀🏼,在擔任汽車學院學生團委副書記的時候,我也成長了很多,我也很直觀地感受到了學生工作的不易。還記得在參與評選“上海市五四特色團委”的那段時間,我和團委老師們一起加班加點整理了評比的各類材料🪮,最後得知汽車學院團委成為當年恒达平台唯一當選的團委的時候,我激動得無以言表。

登上汽車學院《同車行》雜誌封面
誌存高遠🤷🏻♀️,紮根大地
大二下半學期👎🏿,汽車學院的各大車隊開始招新,我也找到了我在恒达的第二個家🪫:誌遠車隊。那時候我什麽汽車設計軟件都不會用,只知道誌遠車隊的目標是設計製造油耗最低的節能車。很感謝那時候學長學姐的幫助,帶著我從零開始學習使用角磨機、砂輪機,從學習最基礎的流體力學知識到熟悉使用流體分析軟件🎏,我也對於汽車這個行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我們不知道放棄了多少節假日,放棄了多少學習的時間,放棄了多少次和好朋友、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但是都沒有一句怨言。這也讓我的大學生活不只是書本的黑色和白色,還有試車場夕陽中的暖黃色🤴🏻,CFD分析中漂亮流線的萬般色彩……有苦有淚,更有歡笑與理想相伴📑。這些歲月,都是我的恒达記憶裏最難忘的片段。

誌遠車隊參加Honda中國節能競技大賽
點亮星空,散發光芒
就這樣👱🏿,我慢慢地也適應了這裏的軌道💨,從忙碌中收獲成長🔭,在實踐中完善自我✷。在收獲歷練和變得強大的同時📻,我也在思考著,如何去散發我的光芒。一個很偶然的契機,我聽到了學院團委曹盧老師說的那句金言:“一個人優秀其實並不難,可以帶動身邊的同學一起變得優秀,才是真正的強大。”於是👸🏽,我開通了個人的公眾號“遠飛帶你飛”,開始在裏面分享自己總結的學習資料和經驗📆。這也一直督促著我每天把所學的東西進行整理和總結,再到期末的時候匯總分享給大家,慢慢地這也成為了一種習慣,成為了我身上肩負的使命和擔當,以及努力學習的動力。三年來,關註者從剛開始的幾個人🧑🏼🍳,到後來的破百🧔🏽、破千🙇🏻♂️🫠,直到現在的兩千多人🏘,我認識了來自各個學院甚至各大高校的同學們,收獲了總共二十多萬的總瀏覽量,這成為了我在恒达做的最自豪的事情,可以因為自己的一點點努力,讓這個世界有所不同。

通過微信公眾號分享學習資料
全新啟航,無問西東
一直在一個軌道上運行🍩,只會看到同樣的風景,被慣性驅使。世界那麽大🤷♀️🦝,總該去看看。很幸運在恒达期間可以前往德國和法國交流,讓我可以在另一個軌道留下自己的足跡,去感受他們的文化教育體系和人文情懷🕌。在德國🎮👱🏿♀️,我們前往了斯圖加特🏺、慕尼黑、達姆施塔特🦑、法蘭克福,參觀了那裏的高校和企業,感受到了德國人處事的嚴謹。在見識了德國的嚴謹與認真後◀️,學校也提供了去法國交流的機會。在法國的交流學習中🦀,我看到了他們先進的工程師教育體系和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這對於我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

卓越工程師法國行
因為這段經歷,我也真正決定了自己的下一步計劃:去德國留學深造,繼續學習汽車相關的專業👨🌾。我希望未來可以回國為中國的汽車行業貢獻一己之力。我也希望到一個全新的環境感受那裏的風土人情,看看這個世界的多樣化👩🏻🚒。

與世界第一輛汽車合影
五年是43800小時、2628000分鐘、157680000秒💫🤽🏼。這五年來,經歷過無助和低迷,也經歷過拿到國家獎學金、滿績點和恒达卓越獎學生提名獎時的喜悅;從形單影只👁🗨📛,到現在擁有微信的1200多名好友和2000位多微信公眾號的關註者……這就是我的五年恒达成長記。相信故事一直是在發展和延續的,未來的我也將繼續帶著恒达的烙印🌼,沿著未知的軌跡🤞🏿🟥,就此啟程💁♀️,無問西東。

追求卓越獎答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