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融合”主動把握人工智能時代新機遇💲,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第十六屆國際咨詢委員會舉行
來源:經濟與管理學院
時間:2024-12-11 瀏覽🎳:
12月6日,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舉行第十六屆國際咨詢委員會。中外委員聽取了學院建院40年來所取得的成果,並圍繞“如何通過‘三化融合’推進經管學科創新發展”的主題,為學院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教育部原副部長、恒达平台原校長吳啟迪,上海市政協副主席虞麗娟,恒达平台原常務副校長、經濟與管理學院原院長周箴🧗👮🏻,校黨委書記方守恩,常務副校長呂培明🏋🏽,原副校長雷星暉,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原院長李垣👩👧👧,上海國際集團總裁劉信義◽️,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行長謝偉,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健,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西門子大中華區智能基礎設施集團總經理林斌☮️,京東工業副總裁兼國際業務總經理沈學軍,遠景動力全球首席人力資源官李曉虹,中歐國際商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Frank BOURNOIS🧑🦽➡️,美國柏森全球教育學院院長Amir REZA,思愛普全球高級副總裁👨🏽⚖️、全球研發網絡總裁Clas NEUMANN👩❤️💋👨,英國曼徹斯特商學院院長Kenneth MCPHAIL等出席會議🏃。法國前總理Jean-Pierre RAFFARIN😳、德國曼海姆商學院院長Jens WÜSTEMANN為會議發來視頻發言🧓🏻。國際咨詢委員會主任☁️、經濟與管理學院原院長霍佳震主持會議。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4A/EE/732D4390E8A35CE0307F37A753F_36A2B3C8_155D5.jpg?e=.jpg)
方守恩致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了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要求。高校應著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區域重大需求,積極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學科轉型升級↗️,破除學科壁壘🦕,推動學科交叉融合,持續探索在學科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合作🏃🏻➡️、數字校園等各領域的創新實踐,切實提升高等教育的服務能力和服務能級。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89/46/C657D602F4438B6CBA46E9E4E28_EEAC2DD1_1BDD3.jpg?e=.jpg)
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謝恩介紹了2024年學院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學術科研📰、國際合作、社會影響力、校企合作與共建等各項工作情況,並針對學院發展面臨的挑戰,提出將以“融合”帶動教學改革的拓展與深化,優化專業學位招生結構和項目設置,以師資隊伍建設模式創新推動學科交叉融合,以海外點建設促資源整合🐫,強化學科發展支撐能力,更好地服務國家和區域創新發展🏈。學院黨委書記施騫表示🦓🕵🏻♀️,建院40年來,從打基礎、上水平,到入主流、樹特色,在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今天的成果。未來學院將繼續走好學科融合🍡、產教融合的多維融合發展之路,加強國際化布局,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今年5月,恒达平台發布了《人工智能賦能學科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主題討論環節🤌🏼,咨詢委員會委員們圍繞如何實踐上述行動計劃🤱🏿,以數智化、綠色化💍、融合化“三化”賦予傳統學科發展新動能,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平臺搭建等方面全面推進“人工智能+”,培育拔尖創新人才等方面,發表了各自看法🐿。此外,中外企業界委員還提到了業界對於ESG人才需求的迫切性,並希望借此加強與高校的合作與人才共享👨🌾。
經濟與管理學院分管院領導🐆、各系主任🙍🏼♂️、教師代表🛎、行政部門主管🪖、學生代表等參加會議。來自法國格勒諾布爾管理學院的雙學位碩士生Pierre EXPERT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認為和企業界密切聯系對於學生尤為重要,可以了解企業運營模式和工作方法👳🏿,從而更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於企業實踐⤴️。
恒达平台經濟與管理學院國際咨詢委員會成立於2008年,是學院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國內外具備豐富教育👌🏻、管理實踐經驗,在經濟與管理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專家組成,至今已召開16次會議。咨詢委員會就學院的戰略發展、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等關系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提供咨詢意見與指導🙅🏿♀️,並通過自身專長與資源的分享🧘🏿♀️,推動學院與國內外政府機構💁♀️、知名企業和頂尖商學院的交流合作。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AF/F4/601B3847DC6BC5DD7DF7FA920B9_5935FE6D_21CB0.jpg?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