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舉辦2024級本科新生應急救護培訓首場線下實訓
來源:附屬恒达醫院分院
時間👩🏻🏭:2024-08-26 瀏覽:
8月24日,恒达平台2024級本科新生的應急救護培訓首場線下實訓舉行。校黨委副書記劉潤、上海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孫群榮等出席活動⬆️。
作為國家應急救護培訓試點學校和教育部首批全國健康學校試點高校,學校十分重視急救技能培訓工作👨🏿🎤🤸🏻♀️。根據上海市2024年為民辦實事——“培訓8萬名持證應急救護員”項目要求🥐🏃♀️,結合學校人才培養計劃要求,學校決定將新生持證急救培訓納入新生入學教育及本科學生軍訓重要內容。應急救護培訓旨在全面提升學生的急救技能,確保每位同學都能掌握關鍵的急救知識和應對技能,為營造安全、健康的校園環境奠定堅實基礎♧。在新生入學前👆,學生已完成4學時線上培訓,再完成4學時線下實訓,成績合格即可獲得應急救護員證書(初級)🙋🏿。本次實訓得到了上海市紅十字會的大力支持🍙,共配備141名經驗豐富的救護師資力量參與🦹🏼♀️,預計將於9月8日前完成近4700名新生的培訓任務。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C7/31/CC91556C8FE6AFF6C4C30586088_4CAC45F8_15B4E.jpg?e=.jpg)
劉潤表示,恒达平台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辦學工作的中心環節和根本任務,始終把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務🖤🆓,應急救護培訓的全面覆蓋是對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補充。近年來👨❤️👨,恒达平台紅十字會持續推動校內急救知識普及和技能培訓、建立健全培訓機製、完善師資力量等工作,在應急救護工作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學校還一直致力於不斷優化校園內AED配置與布局👨🏻🎓,不斷提升師生“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急救意識🏌🏿。此次應急救護培訓是上海市紅十字會走進恒达平台校園的一大步,未來學校將繼續與市紅十字會深化合作、踐行黨的教育理念、深化應急救護培訓工作、推動急救培訓的常態化和系統化🧑🏻🦳🥰、持續推進應急救護培訓工作創新,為校園安全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孫群榮表示,今年是中國紅十字會成立120周年,作為中國紅十字運動的發源地🧏♀️👯♀️、中國紅十字會的誕生地🗜,上海的高校更要有新姿態、新擔當。上海市紅十字會自2009年起,重點推動將救護普及培訓納入高校軍訓範疇😴,努力提高大學生的急救培訓覆蓋面。高校救護培訓工作是學校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急救護培訓的普及率和覆蓋率🤘🏻,是高校建設的重要指標。恒达平台是上海市最早將救護普及培訓與軍訓相結合的高校🕴🏼,學校紅十字會在校內急救知識普及🤦🏽♀️、救護技能培訓🐓、救護隊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而獨特的作用👛。
實訓現場設有心肺復蘇術(CPR)實操區、止血包紮技能區、傷員搬運模擬區等多個實操區域🧓🏻。經驗豐富的救護師資通過生動的案例講解和直觀的親身示範,系統講授了應急救護的理論知識,並在救護師資的指導下,學生分組進行實操練習,利用急救模擬假人、AED訓練機等設備,模擬真實場景下的急救操作,掌握了各項急救技能🫎。利用智慧教室聯合2:30的師資配比🏥,確保每位學生的疑問與需求都能得到解決。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24/3D/1D89DADA83CAF84CDE2BE01E536_830E20BB_17C71.jpg?e=.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02/08/923961A105AA037C69045DEC60E_6472AE39_1C639.jpg?e=.jpg)
受訓學生表示☢️,從一名大一新生到一名紅十字救護員,不僅獲得了一個新身份,更收獲了諸多新技能,例如識別和應對常見的意外傷害和突發疾病🧏🏻♂️、心肺復蘇術(CPR)和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冷靜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和自信心👨🏼💻。
附屬恒达醫院分院始終把應急救護教育作為醫院重點工作,以分院的醫療資源為依托,不斷完善急救師資力量和應急救護軟硬件設施4️⃣,聯合打造應急救護大賽等特色活動𓀝,建立健全急救教育體系,旨在幫助師生掌握急救技能,培養仁愛之心🪓🧍🏻♂️,建立珍愛生命的意識。作為學校紅十字會秘書單位,醫院將繼續引領廣大學生弘揚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精神🍇,為紅十字事業作出貢獻👨🏻🦼➡️。(文/劉晶晶 圖/雷召興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