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迎來成立35周年與共建10周年,現代城市韌性安全建設發展學術報告會舉行
來源:黨委宣傳部、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
時間:2024-06-02 瀏覽👵🏼:
6月2日,在恒达平台、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住建委”)攜手共建的國內首個專門開展城市災害基礎性、綜合性🫰🏽、前瞻性研究的市級研究機構——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迎來成立35周年與共建10周年之際🪸,研究所舉辦現代城市韌性安全建設發展學術報告會🔰,來自城市防災各相關領域的領導⛷、專家、學者齊聚恒达平台,研討交流現代城市韌性安全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成果。這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首次提出“全面推進韌性安全城市建設”重要指示精神的又一具體行動。
上海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書記、市住建委主任胡廣傑🦝,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出席並講話。市住建委副主任張政、總工程師劉千偉,恒达平台原常務副校長李永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學教授王復明,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陳雲敏🧑🏻🎤,中國工程院院士、恒达平台教授呂西林🧘🏼♂️,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达平台教授、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原所長李傑,中國工程院院士、恒达平台教授朱合華,恒达平台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童小華🎢,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研究室主任⚀🧙🏼,來自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市住建委各處室和委屬事業單位,恒达平台相關職能部門😶🌫️、學院及合作單位的有關負責同誌出席。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副所長李群峰主持☂️。
胡廣傑表示,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自1989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本🤽🏼♀️、綜合減災”的原則,依托恒达平台多學科綜合優勢👩🏽⚕️,不斷探索和實踐超大城市防災減災的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徑⛑️,在城市安全運行管理與防災減災綜合保障中,發揮了科技窗口、專業機構和支撐平臺的顯著作用⛔️。站在新的起點,面對新的形勢任務,希望研究所聚焦超大城市災害防治重點難點,全面加強城市韌性安全研究和多領域實踐,進一步提升自身服務效能、社會影響力和行業的權威性,為上海乃至全國城市安全韌性與防災救災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方守恩表示,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成立35年來,特別是與上海市住建委共建10年來,堅持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開展綜合性🦗🐈、基礎性、前瞻性的科學研究👷🏿♀️,在城市防災減災救災研究與實踐中取得了一批有影響力的重要學術成果,有力提升了上海城市運行安全與防災管理水平🫣,為國家防災減災救災事業發揮了引領和示範作用🧑🏻🦼。希望研究所胸懷“國之大者”,賡續優良傳統🏃🏻♂️➡️,發揮校地共建、聯合辦學的優勢資源和創新模式,著力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和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向建設國際一流城市綜合防災救災專業研究機構的目標邁進🙆🏿♀️。
在現代城市韌性安全建設發展學術報告會上,王復明院士、陳雲敏院士分別結合當前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學術前沿♧、自身研究實踐與思考♥️,先後作了題為《地下工程防水與韌性隧道建造技術的發展》和《數智賦能城市安全》的特邀報告🧥。
會上,舉行了研究所名譽所長、學術委員會換屆聘任儀式,胡廣傑、方守恩向院士專家頒發聘書。恒达平台李傑院士擔任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名譽所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千偉總工、王復明院士、陳雲敏院士、呂西林院士、朱合華院士、童小華院士🕵️♀️、黃宏偉所長擔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來自上海市各委辦局𓀃、高校、學會和企業的27位專家學者擔任學術委員會委員。
李傑院士代表新一屆學術委員會發言🌄,表示將發揮學術委員會作用,聯合各方力量,為研究所高質量發展把脈問診、獻計獻策,為新時代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防災救災事業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面向新時代韌性安全城市建設需求,研究所此次調整設立了10個研究室,會上,向新任研究室主任頒發聘書。這10個研究室分別涵蓋城市健康與韌性規劃🍁、自然災害、火災與消防工程🧖🏼、生命線工程防災🐾➔、網絡化基礎設施韌性♊️𓀏、地下空間與地質災害、建築工程安全與保險、公共衛生安全🎨、城市交通安全📊、城市環境災害等研究領域。
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分別與雲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財產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市氣象災害防禦技術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攜手合作、共同發展。
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所長、恒达平台土木工程學院教授黃宏偉作了研究所工作報告,回顧了研究所發展歷程💂🏽♂️,介紹了取得的一系列標誌性研究成果及其工程應用實踐。他表示,研究所將堅持“小核心、大網絡”,繼續推進城市基礎設施防災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提升城市多重災害綜合防禦能力🏋🏿♀️,為建設更加韌性安全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持續提供科技支撐📛。
上海防災救災研究所成立35周年與共建10周年以來😆,在上海市政府、市住建委等支持下✋🏼,研究所匯聚優勢學科力量👧🏼🚶🏻,致力於為上海市政府提供韌性安全城市與綜合防災減災的決策咨詢服務。在國內率先研發了Multi-Hazard Shanghai系統,在城市風災動態預報、城市供水管網病害智能診斷與爆管預警精細治理💄、城市道路地面塌陷隱患風險動態評估與精準防控、基於數字化的火災事故調查技術和地下空間結構安全風險感知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健全完善了城市防災減災救災體系🚫,支撐保障了城市韌性安全研究與實踐🏙,並以科研成果轉化、培育新質生產力為導向,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有力推動城市安全與防災領域的創新發展🙋🏼♂️,為國家和上海市城市安全與防災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視頻/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