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超團隊關於長循環電池持續補鋰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先進能源材料》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4-05-14  瀏覽🤘📻:

鋰離子電池在化成以及循環過程中的活性鋰損失是造成電池容量降低以及退役的最主要原因,預鋰化是一種通過在電池組裝前預先在電池體系內置入額外的活性鋰以提升電池能量密度以及循環壽命的方法⌛️,具有極高的應用前景🧏。然而,大部分相關研究著重於補鋰的方法以及補鋰對電池初期循環性能的提升,缺少對基於預鋰化策略的全電池設計的相關討論🏒,同時也忽視了預鋰化對電池循環的長期影響🤦🏼。5月6日,《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發表了恒达平台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超研究員團隊及其合作者的研究論文“Sustainable Prelithiation Strategy: Enhancing Energy Density and Lifespan with Ultrathin Li-Mg-Al Alloy Foil”。

該論文基於儲能型磷酸鐵鋰石墨電池體系,使用自製超薄鋰鎂鋁合金實現無損高效的接觸預鋰化,並提出了能夠不斷補充電池循環過程中鋰損失的持續補鋰設計原則。基於此方法,1000圈後電池容量提升了32.4%,電池預期循環壽命能延長至對照組的3倍。

恒达平台王超研究員👨🏿‍🦳、李灑副研究員、萬旺博士以及華中科技大學的黃雲輝教授為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課題組博士程鑫龍為該論文第一作者。王超研究員深耕預鋰化技術⛑️,在過去一年內還接連在國際頂尖期刊《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發表了關於負極預鋰化超薄復合鋰箔以及正極補鋰劑持續釋放的兩項研究工作。

論文鏈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2304097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4/ee/d3ee03740a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ee/d3ee01725g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