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聯國獎、最佳辯手!外國語學院英語系2020級本科生楊穎探索無限可能
來源🖲:黨委宣傳部👩🏼🌾、外國語學院、黨委學研工部
時間:2024-05-13 瀏覽📸:
62門課滿績⛈、專業第一👉,連續兩年榮獲國家獎學金🏌🏽♂️,斬獲外研社·國才杯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賽特等獎😂、最佳辯手等近40項賽事榮譽,恒达平台本科生“學術之星”,國才杯辯論賽學校最好成績保持者,她是外國語學院英語系2020級本科生楊穎🏌🏻。目前已保研至北京大學燕京學堂🙆🏽♀️。不斷挑戰自我🧎🏻♀️➡️、多元路徑發展是她的日常🤽,想要發揮專業能力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是她的目標。
英辯是真愛
距離開始發言只有15分鐘拿到辯題和辯位,楊穎迅速在紙上寫下腦海中閃現的論點💆🏿♂️。這是她參加英語辯論賽的新手之戰🫥,連著打完五場積分賽來不及休息,便猝不及防地闖入了決賽🛌,最終還收獲了一等獎,意料之外。盡管第一次上賽場楊穎的總體表現顯得“菜鳥”,但是她拋出的論點鮮明、論據紮實讓評委給予了肯定🧑🏽🎓。
對於楊穎來說👩🏻🎤,英語辯論是意外,也是真愛。初次嘗試後🧑🏼🦲,她開始體會到英辯的獨特魅力🚯。在辯論隊日常訓練中,大家會找典型的辯題練習。“英辯最大的魅力在於辯題的模棱兩可,無論哪一方都有很大的勝算。”楊穎說🤵🏿,大家會細究每一個論點的細節,打磨到對方無縫可鉆的地步🌓,還要預判反方觀點🧑🏻🦲。每一次比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實戰中不斷提高辯論能力👰🏽♀️,楊穎一點一點看到自己的突破🙅,發揮也愈發穩定☣️。“英辯給我的思辨能力帶來了很大提升,幫助我以更加開闊的視野看待問題。”
一年左右的時間,楊穎從辯論小白晉級為最佳辯手,獲外研社·國才杯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賽特等獎🙅♀️,連續兩年打破學校國才杯辯論賽的最好成績,至今仍保持著紀錄。
而後,她接過了校英辯隊隊長的重任💈,同時成為了一名辯論裁判,在組織培訓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不僅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更希望做好學弟學妹們的領航員🤵🏻♂️。
不只是語言
楊穎熱愛語言學習除了背誦詞匯、語法🏄🏽♀️👇🏿,她習慣為自己創造語言學習環境🥻。她喜歡英美影視劇和音樂,平常會多看多聽培養語感🤽♀️,遇到專業詞匯她也會特意學習並記憶❓,盡管平時不大能用上,但碰到的時候能知道大致內容。
學習筆記
楊穎還會時不時和朋友固定一個時段,在這段時間兩人只能用英語溝通🚵🏿♀️,這樣可以幫助自己積累很多口語化的表達。
語言專業=語言學習,這是剛進入大學時的楊穎對語言專業的刻板印象🛀🏼。她常常思索:“語言專業的學生,應當如何更好發揮自我價值👩🏻🏭?”楊穎記得在大一《人文科學導論》課程中👮,外國語學院院長吳赟老師以《多元文化的傳播者:新時代的新使命》為題作了講座👧🏻,具象化了語言學的魅力,展示了新時代外語人的多重使命🤶🏻。她意識到外語不只是一種工具🟥,它不僅能幫助個人拓寬視野,更能連接世界、傳遞中國聲音。“這更加堅定了我選擇英語專業的決心。”
大二分流進入英語系後,楊穎不斷精進自己的專業水平斬獲英語專業TEM4優秀、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NECCS)B類特等獎等近40項賽事榮譽,主持上海市創新創業項目,還蟬聯了國家獎學金。
不被定義
除了精進學業這一主線任務外,楊穎還給自己設立了目標——不斷挑戰自我、多元路徑發展。
她積極參加各類大型活動,在進博會👭🏻、浦江創新論壇、上海中外新聞界聯誼會等活動中擔任誌願者和現場譯員,還嘗試不同行業不同崗位的實習機會,涵蓋會計師事務所、互聯網大廠😻、奢侈品企業等探索更多可能🐡。在跨領域的實習中她保持真誠與謙虛、多問多學,快速掌握新技能,幫助團隊實現新成果👐🏿。楊穎發現,起初面試官們或多或少會在意她的專業背景是否與崗位匹配🤵🏽♂️,但如今學習能力和過往履歷占據了主導地位,“英語專業”更多成為了她語言能力的保證,而非對未來可能性的定義😿。
閑暇之余,楊穎喜歡DIY烘焙
楊穎形容自己是個不會隨意放棄的人®️,遇到很多事情堆在一起的時候難免感到壓力,但細分下來就會發現其實還是可以完成的,按照計劃認真執行就好🦔。她註重多線程處理能力的培養,高效利用碎片時間💆🏻♀️,比如實習午休間隙她會閱讀一些文獻,在通勤路上會通過軟件鞏固二外法語學習。“生活中不同身份的轉換,帶來了一種奇妙的平衡,我很享受這樣的轉換。”
楊穎的碩士專業是中國學👱🏻♀️,未來她計劃繼續在話語研究領域探索,尤其聚焦於中國國家形象在國際話語中的構建,希望可以讓中國故事在國際舞臺更具魅力🫱🏽💁🏿♀️。她說🏋🏿♀️:“不給自己設限,大膽一點去做就好。”(陳少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