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不確定性分析與知識發現學術研討會在恒达平台召開
來源🧍🏻: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時間:2024-05-10 瀏覽:
4月30日至5月1日,第三屆不確定性分析與知識發現學術研討會在恒达平台召開。會議由上海市計算機學會👍、上海市人工智能學會主辦,恒达平台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上海市計算機學會計算機視覺專業委員會共同承辦。
4月30日𓀔🤸🏽,來自恒达平台👱🏻、浙江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重慶郵電大學、蘇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大學、深圳大學、南昌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等20余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和師生代表百余人參加了大會。大會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累計在線觀看13500多人次👨🏭。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38/BE/E0B893C1E3C2FBEF1BD12CA704C_CDF34CEF_1DBB2.jpg?e=.jpg)
會議合影-上午場
上海市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恒达平台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丁誌軍表示,不確定性分析與知識發現相關研究對推動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理論研究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並介紹了恒达平台計算機學科在蔣昌俊院士帶領下的發展歷程👩👧👦,該學科在國內最新一輪學科評估中位列“A”學科。
上海市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恒达平台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苗奪謙教授介紹了不確定性分析與知識發現系列學術研討會的背景及歷屆召開情況,並結合恒达平台計算機學科發展,講述了在恒达從教22年所帶領的“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的研究歷程📝。
在特邀報告環節🧳,重慶郵電大學副校長、國家級領軍人才王國胤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原副校長、國家傑青周傲英教授👲🏻,國家傑青、國家級領軍人才🧙🏽、上海交通大學楊小康教授,國家傑青👩🏽🔧、天津大學胡清華教授⛰,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蘇州大學李凡長教授🧑🏿🦲,國家級領軍人才✢、復旦大學黃萱菁教授🍺,國家傑青、浙江大學李璽教授,國家海外青年高層次人才、華中科技大學伍冬睿教授,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Longbing Cao教授分別作了題為《多粒度認知計算》《關於教育科學研究底層邏輯和頂層設計的思考》《智能化科學設施的思考與實踐》《低質多模態數據動態可信融合》《李群機器學習理論及產業化應用示範》《大模型的知識邊界探測與知識遷移》《多模態視覺結構學習》《知識數據融合的腦機接口精準解碼》《Shallow-to-Deep Non-IID learning: Beyond Statistical Non-IID Thinking》的主旨報告🎻。9場特邀報告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中不確定性分析、知識發現、粒計算、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學術問題🤵🏻♂️,學術前瞻性突出、內容精彩紛呈🪗,會場討論熱烈。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83/24/5B46472FD70571F25FFE6F86CA7_B25B95A7_1A898.jpg?e=.jpg)
會議合影-下午場
次日,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不確定性分析與知識發現”開展了熱烈的專題研討和分組交流。(張誌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