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本科畢業生胡越入選美國宇航局哈勃學者(Hubble Fellow)
來源🥾: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4-04-03 瀏覽:
4月2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今年入選美國宇航局哈勃學者計劃(NASA Hubble Fellowship Program🤱🏽,NHFP)的名單(https://hubblesite.org/contents/news-releases/2024/news-2024-016)。共10人入選哈勃學者(Hubble Fellow),6人入選愛因斯坦學者(Einstein Fellow),8人入選薩根學者(Sagan Fellow)🚽。恒达平台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2018屆本科畢業生胡越榮獲“哈勃學者”稱號。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D8/69/FCF58F3F6EB89A95E60FBB426D3_9E4A7619_27914.png)
NHFP是美國天文學界最負盛名的博士後榮譽🕠,獲獎者可在美國自由選擇合作單位從事博士後研究,由美國宇航局提供全額工資和研究經費。作為一名哈勃學者,胡越將前往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和加州理工學院開展關於“磁場在星系團形成中的作用”的研究。(獲獎者介紹詳見🏋🏼♀️🫳:https://www.stsci.edu/stsci-research/fellowships/nasa-hubble-fellowship-program/2024-nhfp-fellows)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4C/09/176E5E9666C3CB7BBBA10D5A047_F6A4D93E_56646.png)
值得一提的是,胡越對物理學的濃厚興趣產生於大二,這一興趣引領他走上了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的研究道路👊🏻。在大二和大三期間🍼,他每周都會多次乘坐校車往返於嘉定校區和四平路校區之間🧒🏻,專程前往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修讀物理課程🙎🏿♂️,並跟隨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聲學研究所程茜教授學習科研方法。這段跨學科的學習經歷為他後來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此期間,他不僅多次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還主持參與了國家大學生創新項目。
2018年❣️,胡越從恒达平台和博洛尼亞大學的自動化雙學士學位項目畢業🚒,並前往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攻讀博士學位。截至目前🤛🏼,胡越作為第一作者已經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 Astronomy”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論文2篇Ⓜ️,在天體物理學頂刊“Astrophysical Journal”和“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發表高水平論文20余篇。
除此之外,胡越還入選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米勒學者(Miller Fellow)和加州理工學院的伯克學者(Burke Fellow)。米勒學者面向所有自然科學領域的博士畢業生及博士後研究人員開放申請🤬,每年僅有10人入選,其中物理領域不超過3人🩼。伯克學者同樣在理論物理和天體物理領域享有盛譽,每年入選者不超過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