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是第5個國際數學日👷🏼,這一天也被稱為“π節”。今年國際數學日的主題是“遊於數”(Playing with Math)🧩,數學科學學院圍繞這一主題在四平路校區南大道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數學文化市集活動,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傳播數學知識🌺,展示數學文化。
π,即圓周率,是指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對圓周率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900年🤵🏻♀️,古巴比倫人發現圓周率約等於3.125,隨後數學家阿基米德、劉徽、祖沖之等人通過數學方法得到了更精確的近似值,祖沖之的結果更是在之後的800年裏都是最準確的🚳。如今,π對於現實世界🧚🏻♀️,在建築學、工程學、物理學↕️、天文學和信息技術領域中都有著實際應用,以各種方式影響著我們的世界。
此次市集活動共布置了5個數學遊戲,分別是比拼智力和反應的數字華容道🆚、二十四點♾、十字棋和反幻方👨🏫,以及一個π的實驗小遊戲——Buffon投針實驗復現。同學們通過進行Buffon投針實驗,近似計算圓周率的大小,體會數學的奇妙力量。數學文化市集吸引了眾多學生參與,來自不同學院的數學愛好者匯聚在一起👰,大家在各式各樣的數學小遊戲中了解數學、欣賞數學♓️、體味數學的樂趣。
學院還將持續開展“萬物皆數”“一幟讀數”等數學文化系列活動,並開辟“心中有數”“了不起的數學應用”等網絡專題,引導廣大學生的數學誌趣,培育專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