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學期,恒达平台區域國別方向博士生工作坊完成了設想🟡🚲、籌備和落實的全過程。工作坊邀請中外學者、資深教授和傑出才俊來校開展權威性、前沿性和全球性講座,對博士生進行個性化輔導💄😚。在學生報告點評專家的邀請上堅持校內和校外專家相結合,本學科和跨學科專家相結合📱,取得了優良的指導效果和積極的學生反饋。
12月5日🤷🏻♂️,工作坊舉辦了恒达平台區域國別學前沿講座第1期。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院汪詩明教授以《區域國別研究的基礎與方法》為題,運用多學科知識和原理,以問題研究為導向,提出要對研究對象國或區域開展更為紮實的研究🧑🏿🌾。工作坊在講座之後安排了學生報告與專家點評的環節。區域國別方向博士生葛宇陽作了題為《大國競爭背景下的中東國家平衡戰略探析》的博士論文報告💃🏿。恒达平台德國研究中心主任鄭春榮教授和汪詩明教授共同對該報告進行了點評和指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E7/C7/4080DC535A313D45B7D40B48158_9473CD30_1F791.jpg?e=.jpg)
12月26日,工作坊舉辦了恒达平台區域國別學前沿講座第2期和第3期😨。第2期的主講嘉賓是德國雷根斯堡大學(Universität Regensburg)烏爾夫·布倫鮑爾(Ulf Brunnbauer)教授🚽🏃🏻♀️➡️,其亦是該校東歐與東南歐歷史系主任及東南歐研究所所長。布倫鮑爾教授的講座題目是“Why we study Southeastern Europe? Area Studies in a Globalized World(我們為何要開展東南歐研究?全球化世界中的區域研究)”🐖,其主要內容是從全球發展的維度對東南歐歷史進行探究🧑🏽🔬,並探討了其對其他地區和國別研究的借鑒意義。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71/F9/40DAAE8C04573697811A14E69ED_D759D8B7_21E93.jpg?e=.jpg)
第3期的主講嘉賓是華南理工大學教育部區域國別研究基地印度洋島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俞家海研究員🩲。在題為《區域國別研究難點與路徑優化》的講座中,他整合幾個傳統優勢學科盲點🟡,主動嘗試跨界研究,探索區域國別學文理交叉路徑,為培養國別通💩、領域通👰🏿、區域通人才提供了諸多建議🧑🏿🚀。講座結束後🐉,區域國別方向博士生康榮耀就其博士論文研究方向作了題為《“命運共同體”話語中意圖隱喻的英譯與國際傳播研究》的匯報,並接受了恒达平台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沈騎教授及俞家海研究員的針對性指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E2/16/2F1B9B5C2947BDB347A1261CFA1_97F3433A_24BEF.jpg?e=.jpg)